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出自南北朝王籍的《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小船畅行在若耶溪的溪水中,远远看去像是要与天际相接。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远处的山峰北面生出层层云霞,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这样美好的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等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9(2011.11重印) :1137-1138 .

(yú)(huáng)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艅艎:舟名。大船。泛泛:船行无阻。空:指天空。水:指若耶溪。

阴霞生远岫(xiù),阳景逐回流。
阴霞:山北面的云霞。若耶溪流向自南而北,诗人溯流而上,故曰“阴霞”。远岫:远处的峰峦,这里指若耶山、云门山、何山、陶晏岭、日铸山等隐现的高山。阳景:指太阳在水中的影子;“景”是“影”的本字。回流:船向上游行进时岸边倒流的水。

蝉噪(zào)林逾(yú)静,鸟鸣山更幽。
噪:许多鸟或虫子乱叫。逾:同“愈”,更加。幽:宁静、幽静。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归念:归隐的念头。长年悲倦游:诗人多年以来就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以此而悲伤。倦游:厌倦仕途而思退休。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等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9(2011.11重印) :1137-1138 .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这首诗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  

  开头两句写诗人乘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

  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人用一“生”字写云霞,赋予其动态,用一“逐”字写阳光,仿佛阳光有意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把无生命的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诗意盎然。

  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像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首创。

  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本诗写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见所闻,并于含长久长久羁留他乡的思归之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船畅行在若耶溪的溪水中,远远看去像是要与天际相接。
远处的山峰北面生出层层云霞,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
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
这样美好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注释
若耶溪:在绍兴市东南,发源于离城区44里的若耶山(今称化山),沿途纳三十六溪溪水,北入鉴湖。早年,上游流经群山,下游两岸竹木丰茂,是一处非常幽雅的旅游胜地。
艅(yú)艎(huáng):舟名。大船。
泛泛:船行无阻。
空:指天空。
水:指若耶溪
阴霞:山北面的云霞。若耶溪流向自南而北,诗人溯流而上,故曰“阴霞”。
远岫(xiù):远处的峰峦,这里指若耶山、云门山、山、陶晏岭、日铸山等隐现的高山
阳景:指太阳在水中的影子;“景”是“影”的本字。
回流:船向上游行进时岸边倒流的水。
噪:许多鸟或虫子乱叫。
逾:同“愈”,更加。
幽:宁静、幽静
归念:归隐的念头。
长年悲倦游:诗人多年以来就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以此而悲伤。倦游:厌倦仕途而思退休。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鉴赏

  《入若耶溪》是南朝梁籍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写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见所闻,并于含长久长久羁留他乡思归之念。诗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

  诗的开头两句就缴足题面。诗人乘坐一条大船,驶向若耶溪上游,这就是题中的“入”。船不是快速行进,而是任意漂荡,可见诗人此行在于游赏自然。“泛泛”两字,除了写出水域宽阔,还表达了诗人的游兴。一个“何”字,入若耶溪的喜悦之情略略透出。一入若耶溪,马上发现这里的水特别清澈,抬头望天,天空高朗,白云悠悠;低头看水,水映朗空,也是一派悠悠;于是着一“共”字,将本来了然无涉的朗空和清水置于自然的和谐之中。

  前两句叙写中带有交代性质,接下去四句便具体描写若耶溪的美景了。“阴霞”、“远岫”、“阳景”“回流”,诗人观察很细,落笔非常客观。船是向上游行进的,溪是由南而北流向的,因此,除了题目中用“入”表明外,诗中还用“阴霞”、“回流”作照应。远处写山,近处写水山水相映,境界奇美。但诗人不满足于此,他以云霞衬群山,以日影照清水,使境界富有了层次感和色彩感。不仅如此,诗人又将静景化动景,一个“生”字,不仅突出云霞的动态美,而且赋予云霞以情趣;一个“逐”字,人的行为赋予日影,仿佛日影像诗人一样正在追逐着回流,想跟艅艎一起行进,到上游去探个美的究竟。如果说“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从视角落笔,那么“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便是从听觉落笔了。这两句被称为“文外独绝”。

  它的“独绝”可从下列五个方面来阐明:

  第一,前面写到岫,是远景,写到影,是近景,这里再补写山林,如此写若耶溪,就不是纵向的,而照顾到两旁,就是说,不只是线,还考虑到面。

  第二,诗人写山林,在于写出若耶溪的幽静。这样幽静的环境,与“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和谐统一,是开头“泛泛”、“悠悠”情趣的写实。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境界,为最后两句的抒情张本

  第三,写山林的幽静,不是以静写静,而是以动写静。有了知了的鸣叫,山鸟的啼鸣,诗人才感到更加幽静,诚如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指出的“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

  第四,诗人的情趣在幽静,因此,笔下不是死寂、沉寂、寂静,而是处于清静的状态,并且给人以幽雅的感觉,这是依然充满生命活力的所在。写蝉,写鸟,而且蝉在噪,鸟在鸣,目的就在于此。后来王安石在《钟山绝句》之一中作了另一番描写:“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就没有幽静的感觉,不能说不是模仿的失败。

  第五,这两句出以工整的对句形式,读起来有一种整齐美。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说,若耶溪这样幽静的境界,激起我回乡隐居情思,使我为长期在外做官感到伤悲。“此地”一顿,将上述描写和感情作一汇总,转入对今后生活的打算,自然贴切,“动”字下得传神,这是其一。景色宜人,却使诗人引出悲绪,实际上这是从反面着笔,说明若耶溪美景给人以喜情,只是没有点明“喜”字罢了,这是其二。诗人游若耶溪的目的在赏心悦目,孰料游完却激起归隐若耶溪的念头,说明诗人长年在外做官并不得意,故“游”前着一“倦”字,这是其三。这样的收结,也明白地告诉读者,王籍是会稽郡人。

  此诗之后,描写若耶溪的诗作不断涌现,而且或多或少受了它的影响。如崔颢《入若耶溪》:“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挠向馀景。”孟浩然《耶溪泛舟》:“落景余清辉,轻挠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等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9(2011.11重印) :1137-1138 .2、 邹志方 .以动写静 文外独绝——读王籍《入若耶溪》 .北京市 :《文史知识》 ,1996年07期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王籍

王籍(生卒年不详),字文海,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北)人。南朝梁诗人。因其《入若耶溪》一诗,而享誉王籍诗史。有文才,不得志。齐末为冠军行参军,累迁外兵记室。梁天监末任湘东王萧绎咨议参军,迁中散大夫等。王籍诗歌学谢灵运,《南史·王籍传》称“时人咸谓康乐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庄周”。 3篇诗文

猜你喜欢

子夜歌·夜长不得眠

: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
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
长夜漫漫我睡不着觉,抬头看见那明月多么明亮。

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
模模糊糊的听到好似有人在呼唤我,我轻轻地回应着。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zhuó)(zhuó)
不得眠:不能睡眠。何:何其,多么。灼灼:灼人貌。明亮貌。盛烈貌。

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
散唤声:散乱的呼唤声。虚应:虚假地应承。空中诺:空中的许诺。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
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
  这位女子思念心上人,想得神迷心痴,以至于在恍惚中似乎听到心上人断断续续的呼唤,便情不自禁地答应了一声。“想闻”、“虚应”的失常举止,把这位女子如痴如醉的情态生动地刻画出来了。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枭逢鸠 / 枭将东徙

:
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鸠曰:“子将安之?”
一天,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打算到哪里安家呀?”

枭曰:“我将东徙。”
猫头鹰说:“我要向东边搬迁。”

鸠曰:“何故?”
斑鸠问:“是什么原因呢?”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猫头鹰说:“乡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要向东迁移。”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斑鸠说:“如果你能改变叫声,就可以了;你要是不改变叫声,那么即使你向东迁移,那里的人照样会讨厌你的叫声。”

(jiū)曰:“子将安之?”
鸠:斑鸠、雉鸠等的统称,形似鸽子。子将安之:您打算到哪里(安家)。子:古代对对方的尊称,表示“您”。将:打算、准备。安:哪里。 之,到。 安之,即“之安”,去哪儿。

(xiāo)曰:“我将东徙(xǐ)。”
枭:又称鸺鹠(xiū liú),一种凶猛的鸟,猫头鹰。东徙:向东边搬迁。 徙,搬迁。

鸠曰:“何故?”
何故:什么原因。 故,原因。

枭曰:“乡人皆恶(wù)我鸣。以故东徙。”
乡人皆恶我鸣:乡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皆,都。 恶,厌恶。 我,这里指代猫头鹰。以故:因此。 以,因为。 故,原因,缘故。

鸠曰:“子能更(gēng)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yóu)恶子之声。”
更:改变。犹:仍旧,还。

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本则寓言的寓意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种是站在斑鸠的立场上看问题:在一个环境中若得不到认可,就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或缺点,而不是逃避,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改正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与肯定。另一种是我们站在枭的立场上看问题,枭不是逃避,而是遵循自然去找一个合适自己的新家。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登岳阳楼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整个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动。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参考资料:

1、 倪其心 吴鸥.杜甫诗选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199-2012、 玮.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杜甫: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4:271-272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吴楚东南坼(chè),乾坤日夜浮。
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乾坤:指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无一字:音讯全无。 字:这里指书信。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sì)流。
戎马:指战争。关山北:北方边境。凭轩:靠着窗户。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参考资料:

1、 倪其心 吴鸥.杜甫诗选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199-2012、 玮.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杜甫: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4:271-272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

  全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人;写景只是三,四两句,既是实写,又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乐毅报燕王书

: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合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合十余城以复齐。
  昌国君乐毅,替燕昭王联合五国的军队,攻入齐国,连下合十多座城池,都划归燕国。还有三座城邑未攻下,燕昭王就去世了。燕惠王继位,中了齐人的反间计,怀疑乐毅,派骑劫代替他。乐毅逃到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齐国大将田单用计骗了骑劫,打败燕军,收复合十多座城邑,恢复了齐国的领土。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燕王后悔了,又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燕国战败之机来攻燕,便派人去责备乐毅,又向乐毅表歉意,说:“先王把整个燕国托付将军,将军为燕攻破了齐国,为先王报了仇,天下人莫不震动。寡人怎敢一刻忘记将军的功勋啊!不幸先王抛弃群臣而去,寡人刚刚继位,左右蒙骗了寡人。不过,寡人派骑劫代替将军,只是因为将军长久在野外作战,所以调将军回国,休养休养,共商国是。将军却误信流言,和寡人有了隔阂,抛弃燕国而投奔赵国。为将军自己打算,固然可以;但是又怎样报答先王对将军的恩情呢?”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望诸君乐毅便派人进献书信,回答惠王说:“臣不才,不能奉承先王的遗命,顺从大王左右的心意,恐怕回来受到刀斧之刑,以致损害先王知人之明,又使您亏于君臣之义,只得投奔赵国,承担了不贤的罪名,也不愿表白。现在大王派人来数说臣的罪过,恐怕大王左右不能体会先王重用臣的理由,也不明白臣所以事奉先王的心意,才敢写信答复大王。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臣听说,贤圣的君主,不把爵禄私赏给自己的亲人,只有立功多的才授予;不把官职随便授予自己宠幸的人,只有才能相当的才任命。所以,考察才能而授官,是成就功业的君主;根据德行而结交,是树立名声的贤士。臣以所学的知识来观察,觉得先王处理国事,高于世俗的理想,因此借用魏王的使节,得以到燕国亲身考察。先王对臣过看重,从宾客中选拔出来,安置在群臣之上,不与王室的长辈商量,便任命臣为亚卿。臣自以为能够奉行命令、秉承教导,可以侥幸免于罪过,也就毫不辞让,接受了任命。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先王命令臣,说:‘我跟齐国积累了深仇大恨,那怕国小力微,也想报齐国之仇。’臣回答说:‘齐国本来有霸主的传统,打过多次胜仗,熟悉军事,长于攻战。大王如果要伐齐,必须发动天下的兵力来对付它。要发动天下的兵力,最好是先同赵国结盟。还有淮北,本是宋国的土地,被齐国独吞了,楚魏两国都想得一份。赵如果赞同,约同楚魏尽力帮助,以四国的力量进攻,就可大破齐国了。’先王说:‘好!’臣便接受命令,准备符节,南下出使赵国。很快回国复命,发兵攻齐。顺应上天之道,倚仗先王的声威,黄河以北的齐国土地,都随着先王进兵济上而为燕国所有了,济水上的燕军,奉令出击,大获胜利。士卒轻装,武器锐利,长驱直入,攻占齐都。齐王逃奔至莒,幸免一死。所有的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归燕国所有。大吕钟陈列在元英殿上,燕国的宝鼎又运回历室殿,齐国的宝器都摆设在燕国的宁台。原来树立在蓟丘的燕国旗帜,插到齐国汶水两岸的竹田。自从五霸以来,没有谁的功勋能赶上先王。先王很惬意,认为臣没有贻误他的命令,所以裂土封,使臣得比于小国诸侯。臣不才,自信能够奉行命令,秉承教导,可以侥幸免于罪过,因此毫不推辞而接受了封爵。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听说,贤明的君主,建立了功业就不让它废弃,所以才能记载于史册;有预见的贤士,成名之后决不让它败坏,所以为后世称赞。像先王这样报仇雪恨,征服了万辆兵车的强国,没收它八百年的积蓄,直到逝世那天,还留下叮嘱嗣君的遗训,使执政任事的官员能遵循法令,安抚亲疏上下,推及百姓奴隶,这都是能够教育后世的啊。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臣听说,善于创造不一定善于完成,善始不一定善终。从前,伍子胥说动了阖闾,因此吴王能够远征到楚国的郢都;夫差却不信伍子胥的预见能够立功,因此把伍子胥溺死江中而不悔;伍子胥不能预见新旧两主的气量不同,因此直到被投入江还不改变他的怨愤。

  “夫免身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所以,脱身免祸,保伐齐的大功,用以表明先王的业绩,这是臣的上策。遭受诋毁和侮辱的错误处置,毁害先王的美名,这是臣最大的恐惧。面临着不测之罪,却又助赵攻燕,妄图私利,我决不干这不义之事。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臣听说,古代的君子,和朋友断绝交往,也决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臣含冤离开本国,也不为自己表白。臣虽然不才,也曾多次受过君子的教诲,只是恐怕大王轻信左右的谗言,因此冒昧回信说明,希望您多加考虑。”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zhāo)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yú)城,尽郡(jùn)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zhà)骑劫,卒(zú)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五国之兵:赵、楚、韩、燕、魏五国联军。三城:指齐国的聊城、莒、即墨三城,都在今山东省。用齐人反间:齐将田单放出谣言,说乐毅想反叛燕国,自己做齐王。燕惠王信以为真。骑劫:燕国将领。望诸君:赵国给乐毅的封号。田单:战国时齐国大将,屡立战功,封安平君,被齐襄王任为国相。诈骑劫:田单派人向燕军诈降,骑劫被蒙蔽;又用千余头牛,角上缚兵刃,尾上扎苇草灌油,夜间点燃牛尾,猛冲燕军营帐,并以数千勇士随后冲杀,大败燕军,杀死骑劫。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bì)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xì),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让:责备。先王:燕惠王之父燕昭王。左右误寡人:指燕惠王左右亲近的人造谣。过听:误信流言。隙:隔阂。捐:抛弃。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nìng),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fǔ)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dùn)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不佞:没有才智。谦词。奉承:秉承,领受。左右: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表不敢直接称对方,只称呼对方的左右执事者。抵:遭受。斧质:刀斧与砧板,杀人的刑具。足下:对对方的尊称。古时用于尊者,后代只用于同辈。不肖:不贤。自谦之词。为辞说:用言词辩解。侍御者:侍侯国君的人,实指惠王。畜幸:畜养宠信。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shòu)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zhuó)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qīng)。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假节:凭借符节。节,外交使臣所持之凭证。擢:提拔。之:我。乎:同“于”,从。亚卿:官名,地位仅次于上卿。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bà)国之余教而骤(zhòu)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dùn)走莒(jǔ),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jì)丘之植,植于汶篁(huáng)。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霸国:齐桓公曾称霸诸侯,故称齐国为霸国。余教:留下的功绩。骤胜:多次战胜。遗事:往事。闲:同“娴”,娴熟,熟练。甲兵:铠甲兵器,借指军事。径:直接。淮北:淮河以北地区,是齐国属地。宋地:今江苏铜山、河南商丘、山东曲阜之间的地区,为齐所吞并。河北:黄河以北。济上:济水旁边。莒:今山东莒县。大吕:钟名。元英:燕国宫殿名。故鼎:指齐国掠夺的燕鼎,复归燕国。历室:燕国宫殿名。宁台:燕国宫殿名。蓟丘:燕国都城,今北京市西南。汶篁:齐国汶水边的竹田。不顿命:不辜负使命。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zǎo)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niè)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春秋:指一般史书。古代编年史都叫春秋。蚤:通“早”。八百岁:从姜太公建国到这次战争约八百年。庶孽:妾生的儿子。施:延续普及。萌隶:指百姓。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xū)说听乎阖(hé)(lǘ),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chī)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善作者:善于开创事业的人。善成:善于守业。乎:同“于”,被。远迹:在远处留下足迹,指长途伐楚。郢:楚国都城,今湖北江陵西北。鸱夷:皮革制的口袋。先论:预见。量:气量。

  “夫免身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duò)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离:通“罹”,遭受。堕:败坏。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燕王哙时,齐湣王因燕乱起兵攻燕,掳掠燕国宝器运回齐国。燕人共立太子平为燕昭王。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联合五国的军队攻破齐国。后来燕国中了齐国的反间计,乐毅被迫出逃,齐人大破燕军。燕惠王因而写信给乐毅,乐毅写这封信来回答。

  乐毅针对燕惠王来信中说的“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从两方面予以回答:第一,写他为了报先王知遇之恩,作了详尽规划,再率军队彻底报了积怨。第二,考虑到“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所以“负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免得“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从而保留先王知人之明。这第二点,正是回答惠王责备他的“弃燕归赵”。最后再说明“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他在回答第二点时只用典而不点破,正是“不出恶声”;他不避“遁逃奔赵”,正是“不洁其名”。这封信,回答燕惠王的责问,措辞极为婉转得体;又恰到好处地显示出作者的善于谋划,善于用兵,以及善于全身保名。靠君臣知遇来建功立业,是古代不少有才能的人的愿望,所以这封信成为历代所传诵的名篇。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哀时命

:

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与期。
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
夜炯炯而不寐兮,怀隐忧而历兹。
心郁郁而无告兮,众孰可与深谋!
欿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
居处愁以隐约兮,志沉抑而不扬。
道壅塞而不通兮,江河广而无梁。
愿至昆仑之悬圃兮,采锺山之玉英。
揽瑶木之橝枝兮,望阆风之板桐。
弱水汩其为难兮,路中断而不通。
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
然隐悯而不达兮,独徙倚而彷徉。
怅惝罔以永思兮,心纡轸而增伤。
倚踌躇以淹留兮,日饥馑而绝粮。
廓抱景而独倚兮,超永思乎故乡。
廓落寂而无友兮,谁可与玩此遗芳?
白日晼晼其將入兮,哀余寿之弗将。
车既弊而马罢兮,蹇邅徊而不能行。
身既不容于浊世兮,不知进退之宜当。

冠崔嵬而切云兮,剑淋离而从横。
衣摄叶以储与兮,左袪挂于榑桑;
右衽拂于不周兮,六合不足以肆行。
上同凿枘于伏戏兮,下合矩矱于虞唐。
原尊节而式高兮,志犹卑夫禹汤。
虽知困其不改操兮,终不以邪枉害方。
世并举而好朋兮,壹斗斛而相量。
众比周以肩迫兮,贤者远而隐藏。
为凤皇作鹑笼兮,虽翕翅其不容。
灵皇其不寤知兮,焉陈词而效忠。
俗嫉妒而蔽贤兮,孰知余之从容?
愿舒志而抽冯兮,庸讵知其吉凶?
璋珪杂于甑窐兮,陇廉与孟娵同宫。
举世以为恆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幽独转而不寐兮,惟烦懑而盈匈。
魂眇眇而驰骋兮,心烦冤之忡忡。
志欿憾而不憺兮,路幽昧而甚难。

塊独守此曲隅兮,然欿切而永叹。
愁修夜而宛转兮,气涫沸其若波。
握剞劂而不用兮,操规矩而无所施。
骋骐骥于中庭兮,焉能极夫远道?
置援狖于棂槛兮,夫何以责其捷巧?
驷跛鳖而上山兮,吾固知其不能陞。
释管晏而任臧获兮,何权衡之能称?
箟簬杂于黀蒸兮,机蓬矢以射革。
负檐荷以丈尺兮,欲伸要而不可得。
外迫胁于机臂兮,上牵联于矰隿。
肩倾侧而不容兮,固陿腹而不得息。
务光自投于深渊兮,不获世之尘垢。
孰魁摧之可久兮,愿退身而穷处。
凿山楹而为室兮,下被衣于水渚。
雾露濛濛其晨降兮,云依斐而承宇。
虹霓纷其朝霞兮,夕淫淫而淋雨。
怊茫茫而无归兮,怅远望此旷野。
下垂钓于溪谷兮,上要求于仙者。
与赤松而结友兮,比王侨而为耦。
使枭杨先导兮,白虎为之前後。
浮云雾而入冥兮,骑白鹿而容与。

魂眐眐以寄独兮,汨徂往而不归。
处卓卓而日远兮,志浩荡而伤怀。
鸾凤翔于苍云兮,故矰缴而不能加。
蛟龙潜于旋渊兮,身不挂于罔罗。
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宁幽隐以远祸兮,孰侵辱之可为。
子胥死而成义兮,屈原沉于汨罗。
虽体解其不变兮,岂忠信之可化。
志怦怦而内直兮,履绳墨而不颇。
执权衡而无私兮,称轻重而不差。
摡尘垢之枉攘兮,除秽累而反真。
形体白而质素兮,中皎洁而淑清。
时猒饫而不用兮,且隐伏而远身。
聊窜端而匿迹兮,嗼寂默而无声。
独便悁而烦毒兮,焉发愤而筊抒。
时暧暧其将罢兮,遂闷叹而无名。
伯夷死于首阳兮,卒夭隐而不荣。
太公不遇文王兮,身至死而不得逞。
怀瑶象而佩琼兮,愿陈列而无正。
生天坠之若过兮,忽烂漫而无成。
邪气袭余之形体兮,疾憯怛而萌生。
原壹见阳春之白日兮,恐不终乎永年。

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哀叹我的命运不如古人啊,为什么唯独我生不逢时。

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与期。
往古的圣主追随不及啊,后世的明君也难以遇合共世。

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
心里怨恨不痛快啊,抒发我的情怀秉笔赋诗。

夜炯炯而不寐兮,怀隐忧而历兹。
漫漫长夜瞪着两眼不能入睡啊,满怀忧伤经年累月直至今日。

心郁郁而无告兮,众孰可与深谋!
心情郁闷无人可以诉说啊,众皆谄谀可与谁倾吐心中事?

欿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
愁苦憔悴心灰意倦啊,时光荏苒不觉老之将至。

居处愁以隐约兮,志沉抑而不扬。
处境愁苦隐居山林啊,精神压抑不能振发高扬。

道壅塞而不通兮,江河广而无梁。
道路阻塞不能通行啊,江河广阔没有桥梁。

愿至昆仑之悬圃兮,采锺山之玉英。
我想登上昆仑山的悬圃啊,采摘钟山玉花做干粮。

揽瑶木之橝枝兮,望阆风之板桐。
手持玉树的长枝条啊,又向阆风、板桐眺望。

弱水汩其为难兮,路中断而不通。
弱水急流难涉渡啊,道路中断不通畅。

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
我不能脚踏波涛径直渡过河啊,又身无双翼展翅高翔。

然隐悯而不达兮,独徙倚而彷徉。
隐居山林自伤志不达啊,只有独自徘徊独彷徨。

怅惝罔以永思兮,心纡轸而增伤。
思念不止心惆怅啊,心如刀绞倍增忧伤。

倚踌躇以淹留兮,日饥馑而绝粮。
犹豫徘徊久留这里啊,天天缺菜又断粮。

廓抱景而独倚兮,超永思乎故乡。
我孤独无依形影相吊啊,情思绵绵长思我的故乡。

廓落寂而无友兮,谁可与玩此遗芳?
空阔冷落寂寞无知音啊,谁能与我把这香花玩赏?

白日晼晼其將入兮,哀余寿之弗将。
太阳西下渐渐沉没啊,哀叹我的寿命也不久长。

车既弊而马罢兮,蹇邅徊而不能行。
我的车已破败马也疲惫啊,徘徊停滞不能再向前方。

身既不容于浊世兮,不知进退之宜当。
我既不被污浊社会所容啊,不知进还是退哪样适当。

冠崔嵬而切云兮,剑淋离而从横。
我戴着高高的切云冠啊,腰佩长长的宝剑左右摆荡。

衣摄叶以储与兮,左袪挂于榑桑;
衣服宽大不得舒展啊,左边衣袖挂在扶桑树上。

右衽拂于不周兮,六合不足以肆行。
右边衣襟又擦拂着不周山啊,天地四方不夠我任意来往。

上同凿枘于伏戏兮,下合矩矱于虞唐。
上与伏羲的法度相合啊,下与尧舜的规矩一样。

原尊节而式高兮,志犹卑夫禹汤。
我愿把高尚节操作为榜样啊,心里还真瞧不起夏禹商汤。

虽知困其不改操兮,终不以邪枉害方。
我虽知会贫困可也不能变节啊,终不能用邪恶行为損害品行的端方。

世并举而好朋兮,壹斗斛而相量。
世人喜欢互相吹捧成群结党啊。把好坏善恶一样看待同样衡量。

众比周以肩迫兮,贤者远而隐藏。
众小人互相勾结亲密并肩啊,贤人志士隐身避世潜藏。

为凤皇作鹑笼兮,虽翕翅其不容。
给凤凰做一只鹌鹑竹笼啊,既使紧拢翅膀也难以容身。

灵皇其不寤知兮,焉陈词而效忠。
君子昏愦而不觉悟啊,向谁陈诉进献我的一片忠心。

俗嫉妒而蔽贤兮,孰知余之从容?
世俗是那样嫉贤妒能啊,谁又了解我举止从容有分寸?

愿舒志而抽冯兮,庸讵知其吉凶?
我要倾诉心志发泄愤懑啊,哪管它后果是吉还是凶!

璋珪杂于甑窐兮,陇廉与孟娵同宫。
宝玉和瓦器混杂一处啊,丑妇与美女同住一室中。

举世以为恆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全世界都认为这是常理啊,我当然就要愁苦潦倒终生。

幽独转而不寐兮,惟烦懑而盈匈。
夜里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啊,只有烦闷愤懑郁结满胸。

魂眇眇而驰骋兮,心烦冤之忡忡。
魂灵悠悠到处飘荡啊,心里烦冤优心忡忡。

志欿憾而不憺兮,路幽昧而甚难。
心怀愁恨心不宁啊,路途黑暗艰险难行。

塊独守此曲隅兮,然欿切而永叹。
我孑然独处深山沟啊,心中悲切长叹声声。

愁修夜而宛转兮,气涫沸其若波。
愁苦啊,长夜难眠愁思宛转啊,心潮起伏就像那水沸浪涌。

握剞劂而不用兮,操规矩而无所施。
手握刻刀而不能雕镂啊,手拿规尺而无处使用。

骋骐骥于中庭兮,焉能极夫远道?
千里骏马在庭院里奔驰啊,又怎能把万里行程跑完?

置援狖于棂槛兮,夫何以责其捷巧?
猴子关在笼子里啊,又怎能责怪它只是敏捷灵便?

驷跛鳖而上山兮,吾固知其不能陞。
驾着跛脚的海鳖上山啊,我本来就知道不能成功。

释管晏而任臧获兮,何权衡之能称?
废弃管仲晏婴而任用卑贱啊,又怎能担负起治国的大政?

箟簬杂于黀蒸兮,机蓬矢以射革。
竹箭混在麻秸中不识真货啊,蓬蒿做箭难把犀皮射通。

负檐荷以丈尺兮,欲伸要而不可得。
在丈尺间背负肩挑啊,想要伸一伸腰也不可能。

外迫胁于机臂兮,上牵联于矰隿。
我既怕被强弩硬弓所伤啊,又担心被系着丝绳的短箭射中。

肩倾侧而不容兮,固陿腹而不得息。
侧肩倾身而不见容啊,本来缩紧肚子呼吸就难暢通。

务光自投于深渊兮,不获世之尘垢。
务光自投深渊而死啊,免去浊世的玷污。

孰魁摧之可久兮,愿退身而穷处。
谁能长期忍受摧残啊,我宁愿退身去隐居。

凿山楹而为室兮,下被衣于水渚。
凿石柱营造小屋啊,沙渚水边浣洗衣服。

雾露濛濛其晨降兮,云依斐而承宇。
清晨山雾弥漫露濛濛啊,袅袅白云萦绕屋宇。

虹霓纷其朝霞兮,夕淫淫而淋雨。
彩虹绚丽朝霞满天啊,傍晚又下起绵绵细雨。

怊茫茫而无归兮,怅远望此旷野。
愁思茫茫无处投奔啊,放眼望去只见一片旷野无际。

下垂钓于溪谷兮,上要求于仙者。
下临溪谷水边垂钓啊,上邀仙人同游共戏。

与赤松而结友兮,比王侨而为耦。
与赤松结为友啊,和王乔成伴侣。

使枭杨先导兮,白虎为之前後。
让枭杨前面为我开路啊,令白虎奔走前后做卫护。

浮云雾而入冥兮,骑白鹿而容与。
乘云驾雾我遨游高空啊,骑上白鹿自在逍遥无忧无虑。

魂眐眐以寄独兮,汨徂往而不归。
灵魂独自飞行寄居在高空啊,就像急流一泻而去永不回头。

处卓卓而日远兮,志浩荡而伤怀。
身处高空离家一天天高远啊,我止不住心情激荡满怀忧愁。

鸾凤翔于苍云兮,故矰缴而不能加。
鸾鸟高高飞翔在云端啊,长箭短矢不能射身上。

蛟龙潜于旋渊兮,身不挂于罔罗。
蛟龙深深潜藏在旋渊啊,远祸全身不会入罗网。

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深知贪饵必遭杀身之祸啊,不如深深潜藏在清波。

宁幽隐以远祸兮,孰侵辱之可为。
我宁愿隐居远离灾祸啊,谁能夠再伤害侮辱我?

子胥死而成义兮,屈原沉于汨罗。
伍子胥以死成就大义啊,屈原为理想自沉汨罗。

虽体解其不变兮,岂忠信之可化。
既使粉身碎骨也不动摇啊,岂能把忠信改变拋却。

志怦怦而内直兮,履绳墨而不颇。
我内心忠诚正直耿介啊,遵循法度从不偏颇。

执权衡而无私兮,称轻重而不差。
为人行事大公无私啊,称轻量重分毫不错。

摡尘垢之枉攘兮,除秽累而反真。
清洗掉乱糟糟的污垢啊,除却污秽赘疣回复真性。

形体白而质素兮,中皎洁而淑清。
形体清白本质纯真啊,內心纯洁品德方正。

时猒饫而不用兮,且隐伏而远身。
被世厌弃不为所用啊,姑且退身远逝隐伏山林。

聊窜端而匿迹兮,嗼寂默而无声。
逃头匿足窜伏自藏啊,自甘寂寞缄口无声。

独便悁而烦毒兮,焉发愤而筊抒。
孤独忧愁心里烦闷怨恨啊,怎能发泄愤懑抒忧情?

时暧暧其将罢兮,遂闷叹而无名。
天色昏暗时间已晚啊,心中郁闷哀叹无美名。

伯夷死于首阳兮,卒夭隐而不荣。
伯夷守节饿死首阳山啊,终于默默而死无显无荣。

太公不遇文王兮,身至死而不得逞。
太公吕望如果不遇周文王啊,一生到死也不会功就名成。

怀瑶象而佩琼兮,愿陈列而无正。
我有美玉般的品德和才能啊,我愿进献忠心却无人作证。

生天坠之若过兮,忽烂漫而无成。
我生天地之间如过客啊,匆匆而过一事无成。

邪气袭余之形体兮,疾憯怛而萌生。
邪气不断侵袭我的身体啊,使我忧伤痛苦百病丛生。

原壹见阳春之白日兮,恐不终乎永年。
我渴望一见阳春的骄阳啊,但又怕命短不能享尽天年寿命。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