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首

:
秦庭初指鹿,群盗满山东。忤意皆诛死,所言谁肯忠。
武关犹未启,兵入望夷宫。为祟非泾水,人君道自穷。
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采采欲为赠,何人是同心。
日暮徒盈把,裴回忧思深。慨然纫杂佩,重奏丘中琴。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贺兰进明

贺兰进明

贺兰进明[唐](约公元七四九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中前后在世。开元十六年,(公元七二八年)登进士第。安禄山之乱,进明以御史大夫为临淮节度。巡遂陷没。肃宗时,为北海太守。诣行在,以为南海太守,摄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后贬秦州司马。进明好古博雅,经籍满腹,著文一百余篇,古诗乐府数十篇,《唐才子传》均传于世。 4篇诗文

猜你喜欢

旅行 / 金陵道中

:
烟树寒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
堠长堠短逢官马,山北山南闻鹧鸪。
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
寂寥一点寒灯在,酒熟邻家许夜沽。

烟树寒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
烟树寒林时隐又时现,我的行装轻便又简单。

堠长堠短逢官马,山北山南闻鹧鸪。
到处都能遇到官家马,鹧鸪满山啼叫声不断。

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
万里关河都是派行舍,呼卢之声好像响耳边。

寂寥一点寒灯在,酒熟邻家许夜沽。
深夜只有一盏寒灯在,盅盅美酒未把愁闷遣。

参考资料:

1、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2-14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烟树寒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
烟树寒林:笼罩在烟雾与微寒中的树林。野人:在野之人,作者自指。行李:即行装。萧疏:稀稀落落,这里指行装轻便简单。

(hòu)长人短逢官马,山北山南闻鹧(zhè)(gū)
人长人短:指行程或长或短。人,古代驿路旁边记里程的土堆。逢宫马:在路上常常遇到官马。鹧鸪:鸟名,古人认为它的叫声很象“行不得也哥哥”,最容易引起旅人的愁思。

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
传舍:古时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五更:古代记时制度,将一夜分为五更,这里泛指夜间。呼卢:古代博戏的一种,又名“樗蒲”,博具为五木,类似后世的掷色子,用五个木制杏仁形之子,一面涂黑,一面涂白,掷出后,五子皆现黑,即为“卢”,是最高之采,掷子时,往往呼叫,希望得到全黑,所以名叫“呼卢”。

寂寥(liáo)一点寒灯在,酒熟邻家许夜沽。
寂寥:寂寞。寒:指灯光带有寒意,形容环境的冷清。沽:买。

参考资料:

1、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2-14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烟树寒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
堠长堠短逢官马,山北山南闻鹧鸪。
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
寂寥一点寒灯在,酒熟邻家许夜沽。

  “烟树寒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两句为后文的以酒浇愁作了张本。先写这一笔,正是他写此诗的目的,既能够哄起读者的联想,又有助于文章主题的表现。当然,这里没有提到一个“愁”字,然而诗人巧用“半有无”“更萧疏”自然景物和行装的点染,从中不难看出作者此时此地的心境,并为后句作了伏笔。这一笔虽很细小,而在结构上是十分关健的。其一是攀领全篇的点睛之笔,其二是理解全诗的要害之处。因此,作者于此是精力着著。

  第三句紧接首句,又作了环境氛围的补充:我为什么要长期离家不能归呢?因为“堠长季堠短逢官马”。这是一个意在言外之句。含蓄地点出了官差多,民役艰,百姓苦的现实。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很深,又很难以排遣。第四句用“行不得哥哥”的鹧鸪声,思归不能归,想回又回不去,来烘托自己伤感的心情。他所见的都是官家的驿马,所闻的又偏偏是让他羁旅难过的鹧鸪声,以悲景衬悲情,更显见愁思的浓烈。

  接下来“万里关河成传舍”这句是写他自己足迹之广,聊寂情怀之深。他走过许多地方:陕西、山西、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可见他离家的时间实在不短了。离家久远,又正逢季节变化,游子自然产生了归乡之念,何况又只有寂真陪伴自己。然而诗人没用更多的笔墨,只用追忆起当年与朋友博戏时的热闹生活场面,来反衬当前旅舍中的寂突。这里将过去热闹的“景”与现在寂宾的“情”联系起来,恰恰收到了相比一相衬的作用。诗人有意在追忆欢乐的场景中涂抹上与他当时感情并不太协调的色彩。本来写的“愁”,却故意把景写得“喜”,造成“景”和“情”的完全对立,在对立中构成情景间的一种特殊联系,其好处在于能使某种特定场合的特定情感,抒写得更加曲折和深刻,这正是王夫之提倡的以乐写悲的手法。

  末两句,用一盏寒灯为自己作伴,用饮酒来排忧解愁作结。当然,这也是作者的主旨所在,直抒了在百无聊赖的寂寥之中,以酒浇愁,一醉方休的情感。

  这首诗句式整齐,三、四两句“堠长堠短透官马,山北山南闻鹤鸽”,五、六两句“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对仗工整。可见诗人遣词造句工夫之深,非同一般。

参考资料:

1、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2-14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

: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
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
从常州回江阴的路上,所到之处到处都是空荡荡的篱笆院落,颓败的江村景象让人触目惊心。

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
因为少有人迹,路边的野花看上去颜色惨淡;频繁的春雨,使鸟鸣听上去也满含寒意。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上官才刚刚上任,我也还没有辞官而去。

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今年春天,首要的任务是平息战乱,谁还有心来关心民生的凋敝、江村的残破?

处处空篱(lí)落,江村不忍看。

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diāo)残。
春务:春季的农事。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
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当去年夏天,李嘉祐还在哀叹自己命运多蹇,考虑要不要辞官而去的时候,一场突然而来的战事打破了平淡的生活,刘展军队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过江阴大地,李嘉祐没有经历安史之乱,面对战争他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应对判断,开始的时候甚至都分不清谁是谁非,江阴的老百姓出逃的出逃,被征兵的征兵,作为文官的李嘉祐似乎对这一切也无能为力,只能坚守江阴,等待时局的稳定。

  好在战乱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战争对江阴的伤害短时间却无法恢复。上元二年春,李嘉祐去常州谒见新任常州刺史,回来的路上,看到满目疮痍的江村,心情应该是无比沉重的,一句“谁肯问凋残”,表达了李嘉祐对民生的关怀,也让他的诗名好了不少。

  首联“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前句是直接看到的,后句说不忍看,却偏还要看,江村的残破避无可避,直击人心。

  颔联是本诗的精华所在,可见诗人遣词造句的功力。前句是视觉的感受,花色本不会因为战争而有所改变,但在诗人看来,人民的悲惨境遇却通过花色反映了出来,赋予的花色别样的意味。后句是听觉的感受,虽然写的是声音,却同样赋予了鸟鸣声以感情色彩,一个寒字,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情。

  颈联和尾联隐约地表达了乱后初定,诗人意图收拾残局,重新经营民生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无奈和彷徨。不过李嘉祐并没有机会重整江阴了,因为当年春天,他就升官去当台州刺史了。

  此后,江南到大历年间,才渐渐从刘展之乱中恢复过来,《旧唐书》卷185下《萧定传》载:“大历中,有司条天下牧守课绩,唯定(润州刺史萧定)与常州刺史萧复、濠州刺史张镒为理行第一。其勤农桑,均赋税,逋亡归复,户口增加,定又冠焉。”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大堤曲

: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我的家住在横塘大堤,红纱衣衫散发桂花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青云发髻在头上扎起,明月耳饰在两边挂上。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莲风轻轻吹来,江畔一派春光。我站在大堤之上,挽留一心北去的情郎。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郎君啊,你我同食鲤鱼尾,同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不要思乡远想襄阳道,江面的归帆很少很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今日恰似菖蒲开花,明朝枫树易老红颜易凋。

参考资料: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5-27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妾:古时女子的谦称。横塘:地名,靠近大堤。一说横塘是指建业淮水(今南京秦淮河)南岸的一个堤塘。红纱:红纱衣。

青云教绾(wǎn)头上髻(jì),明月与作耳边珰(dāng)
绾:把头发盘绕起来打成结。青云:喻黑发,髻如青云。髻:发髻。明月:即“明月之珠”的省称。珰:耳饰。穿耳施珠为珰,即今之耳环。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莲风:此指春风。北人:意欲北归之人,指诗中少女的情人。

郎食鲤(lǐ)鱼尾,妾食猩猩唇。
鲤鱼尾、猩猩唇:皆美味,喻指幸福欢乐的生活。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襄阳道:北归水道必经之路。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绿浦,这里指水上。

今日菖(chāng)(pú)花,明朝枫树老。
菖蒲:植物名。民间在端午节常用来和艾叶扎束,挂在门前。枫树老:枫树变老,形状丑怪。这里表示年老时期。

参考资料: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5-27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乐府《大堤曲》这一诗题多是描述水乡船家女子爱情生活的。六朝人题作《大堤》或《大堤行》,唐人始用《大堤曲》这一诗题。

  李贺的这首《大堤曲》写的是一个住在横塘的美丽女子与北来商客的一段爱情生活。开头两句交待了这个女子的居所。横塘在当时是一个商船往来聚集的繁华之地。古代也有人根据《大堤曲》这一诗题推测,此处所指当是大堤附近的另一横塘(清代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卷一)。其实这里只是泛指横塘、大堤这样的水乡,所以诗中大堤横塘参差互用,也就是互指。“红纱满桂香”是说透过那绯红的窗纱,沁出闺房的桂香。而后“青云”两句通过写这个女子青云般的发髻和明月宝珠制作的耳珰,描述出其貌美动人。这是采用汉代乐府《陌上桑》的衬托手法。下面“莲风起”四个三字句,交待了这个女子与那个“北人”恋爱的经过。在那莲叶随风起舞的春季,由北方来经商的“北人”,因两人相爱而停驻在这繁华的大堤,而留连在“红纱满桂香”的闺房。下面“郎食”两句,以饮食之精美,极言两情之绸缪,爱情生活之美好。因为在古代,人们常以猩唇鲤尾作为男女情爱的隐语。结尾“莫指”四句是女子劝对方珍惜眼前的欢聚,勿有远行别离之念。“襄阳道”指其行程。菖蒲花开于春末,此处喻女子易逝的青春年华,因古人认为菖蒲难得见花。这四句是女主人公以绿浦中的行舟多一去不复返之事来劝情人莫生远行的念头。最后用花树喻人易老,说明应珍惜欢聚的时日。

  李贺这首诗全无其“风樯阵马”的奇诡幻诞风格,而是力摹乐府古体。以一个笃情女子口吻写出秦淮水边商女真挚而热烈的爱情生活。也在一种淡淡的哀怨之情中,透出其离多合少之苦。在这方面是《古诗十九首》的遗风。而诗中喜用美言绮语,清丽动人,深得六朝乐府之妙。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663-666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四怨诗

:
手推呕哑车,朝朝暮暮耕。
未曾分得谷,空得老农名。

手推呕哑车,朝朝暮暮耕。
农人推着呕哑作响的农车,没日没夜地辛苦耕作。

未曾分得谷,空得老农名。
到最后却没分得半粒粮食,只落得一个老农的空名。

手推呕哑车,朝(zhāo)朝暮(mù)暮耕。
朝朝暮暮:指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比喻从早到晚,天天如此。

未曾分得谷,空得老农名。

手推呕哑车,朝朝暮暮耕。
未曾分得谷,空得老农名。
  农民费劲牛车马力辛苦耕种,而实际收获少得可怜。作者通过揭示这样一个现实,表达了对不劳而食者的愤恨以及对现实的思考。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南歌子·似带如丝柳

:
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帘卷玉钩斜,九衢尘欲暮,逐香车。
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帘卷玉钩斜,九衢尘欲暮,逐香车。
她的纤腰如嫩柳般婀娜,白白的双手好像握着一团雪。当玉钩卷起车帘露出她的倩影,我便在她的车后紧跟不舍。随着车轮扬起的香尘,踏遍了京城大街,一直走进黄昏的暮色。

参考资料:

1、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61-622、 徐国良 方红芹 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5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49-50
似带如丝柳,团酥(sū)握雪花。帘卷玉钩斜,九衢(qú)尘欲暮,逐香车。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南柯子“”风蝶令“。《金奁集》入“仙吕宫”。似带、如丝:都是形容柳的,即像带子像丝线一般的垂柳。这里以柳代女子之腰。酥:凝固的油脂,形容丰润柔嫩。一说团酥指蜡烛。握雪花,形容手上也着脂粉,如握雪花之洁白。玉钩:玉制的帘钩。衢,四通八达的道路口。七香车:就是多种香料涂饰的华贵车子。

参考资料:

1、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61-622、 徐国良 方红芹 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5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49-50
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帘卷玉钩斜,九衢尘欲暮,逐香车。

  温庭筠词抒写男女情事,多是以女性口吻代言女子的相思恋情,以女性形象的华美艳丽及相思情意为其审美特征,精致地描摹女性艳丽华贵的容貌、服饰、起居、心态等,而极少从男性的角度写相思恋情。一般认为此词所反映的是男子对女子的追慕,叙写一男子追慕一女子的情景。

  开头二句是男子所见到的女子的美丽形象,“似带如丝”,“团酥雪花”,即形如柳丝轻盈婀娜,色如雪花丰润光洁。后面三句,写男子对女子的倾慕之情:见到女子乘坐着的华美小车,车帘卷起,玉钩斜悬,在繁华的道路上驶过,男子留连忘归,虽然暮色降临,他的眼与心还追逐着远去的香车。

  全词虽仅短短五句二十三个字,却写尽了缠绵缱绻之情,把一个痴情男子的形与神都写活了。他痴情地爱她,却并无轻浮的行为;他“逐香车”,却并无狂放之举。作者对单相思的描写是能把握分寸的。

  对此词还有另一种解读,认为是闺中女子期盼男子归来。前三句写女主人公盼男子归来的情景,后二句写其想象意中人正驱车赶来。

参考资料:

1、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61-622、 徐国良 方红芹 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5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49-50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