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相送

:
行人卜去期,白发根已出。执君青松枝,空数别来日。
心如七夕女,生死难再匹。且愿车声迫,莫使马行疾。
巫山千丈高,亦恐梦相失。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曹邺

曹邺

曹邺(约816~875),字业之, 一作邺之,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人。晚唐诗人。 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112篇诗文

猜你喜欢

赠头陀师

: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少壮从军马上飞,身未出家心依归。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年老头陀秋山住,犹忆当年射虎威。

参考资料:

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6页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zī)衣。
雪山童子:亦称雪山大士,原本是释迦牟尼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在雪山苦行时的称谓。该诗用以比喻头陀师未出家时。缁衣:僧人所穿之衣,紫而浅黑,非正黑。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头陀:梵语Dhata之音译,又作杜荼、杜多,意译有抖擞、抖拣、浣洗等,意为去除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贪着之行法。俗则称僧人之行脚乞食者为头陀。此诗取前一意。

参考资料:

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6页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头陀师,为去贪爱而修苦行者。头陀十二苦行中,第七为阿兰若处,意为远离处,要求住于远离人家之处,第八为冢间坐,也即要住于坟墓之处。由于戒行的规定,加上自身的克制,头陀师总是给人远离人群、清心寡欲、清静孤寂的形象。这一位头陀却有另一种风姿:少壮从戎,军中飞马,射虎而归,足显雄姿英发;老年出家,深居秋山,却风姿不减,豪气不褪,遇有来者,便向人谈起他当年之雄豪。他的精神不仅不与头陀相悖,而是更显示了禅的精髓。佛教以为,要达到涅榘的境界,真正地得到解脱,必须有六种行法,其中之一便是精进。禅门叫勇猛精进,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就是说要具有一种常人不具备的勇气,释迦牟尼的雪山苦行,舍身饲虎,都是这种勇气的表现。只有具有这种精进的勇气,才能破除贪爱、排脱烦恼、悟得佛性。

参考资料:

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6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淮上渔者

: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江浦风 一和: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江浦风 一和:浦浦风)
无边淮河白浪滚滚,白发渔翁以船为家。水边轻风阵阵,渔船随处飘流。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老渔夫刚刚钓得的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在荻花从中忙着吹火饮食。

参考资料:

1、 傅义.郑谷诗集编年校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第10页2、 乔继堂.国人必读唐诗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03:第366页3、 魏红霞.唐诗三百首: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05:第132页

白头波上白头翁(wēng),家逐船移江浦(pǔ)风。(江浦风 一和:浦浦风)
白头波:江上的白浪。白头翁:鸟类的一种,文中指白头发的老渔翁。逐:跟随,随着。浦:水边,岸边,或为风的“呼呼”声。

一尺鲈(lú)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dí)花中。
吹火:生火。荻:生在水边的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花呈紫色。

参考资料:

1、 傅义.郑谷诗集编年校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第10页2、 乔继堂.国人必读唐诗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03:第366页3、 魏红霞.唐诗三百首: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05:第132页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江浦风 一和: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七绝诗歌,短短七言二十八个字便展示了一幅垂钓风情画。此诗情理兼备,意境高雅,一幅自然和谐、闲适安逸的垂钓图表现了渔者生活的乐趣。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描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渔父,以船为屋,以水为家,终日逐水而居,整年出没于江河水面,飘泊不定,饱受江风吹袭,为衣食而奔波劳苦。其中“白头波上白头翁”连用两个“白头”,是为了强调老渔父如此年纪尚飘泊打鱼,透露出作者的哀叹之意。写渔人之“渔”,表现了渔者搏击风浪的雄姿,洒脱、利落。“家逐船移江浦风”写渔人之“归”,对于渔人而言,家就是船,船就是家,故注一“逐”字,有一种随遇而安、自由自在的意味。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这两句生活气息浓郁,但于其中也隐隐透出一缕清苦的况味,渔人终日以渔为业,吃到鱼也并非易事。其中“一尺鲈鱼新钓得”写渔人之“获”,“新钓得”三字完全是一种乐而悠哉的口吻,其洋洋自得的神情漾然纸上。“儿孙吹火荻花中。”写渔者的天伦之“乐”,优美的自然环境烘托了人物怡然的心情。尤其是一个“吹”字,富有野趣,开人心怀,那袅袅升腾的青白色炊烟,那瑟瑟曳动的紫色获花,再加上嘻嘻哈哈、叽叽喳喳的稚言稚语,和着直往鼻孔里钻的鱼香,较为安定的王朝周边地区构成了一个醉煞人心的境界。

参考资料:

1、 乔继堂.国人必读唐诗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03:第366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对雪

: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时,我正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此时正好登上高楼去远望,那人世间一切险恶的岔路都被大雪覆盖了。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qióng)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qí)
恶路岐:险恶的岔路。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

  诗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于是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qíqū)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

  高楼四望,一片洁白,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得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平。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送张四

: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黄昏时分的枫林似乎在惆怅夜晚即将降临,楚水向东,水声催人心中悲起。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和你分别后,山寒月冷,两岸猿声似永无断绝之时。

枫林已愁暮(mù),楚水复堪悲。
暮:傍晚。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富贵曲

: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美人梳洗妆扮的时候,满头遍插金银和珠翠。

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怎知道两片云一般的发髻上华丽佩饰,抵得上几个乡的赋税。

美人梳(shū)洗时,满头间珠翠。
间:间隔,错杂地缀着。珠翠:指珍珠和翡翠。

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shuì)
两片云:两边鬓发。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此诗语言清浅,讽旨颇深。诗人仅仅抓住富室女子首饰之华美珍贵这样一个典型事物进行渲染,深刻地揭露出贵戚显宦、地主富室生活的奢靡浮华。

  不仅如此,含蓄也当是此诗的一个艺术特色。诗写一个富室女子的两片云髻就花费了“数乡”农民所缴纳的赋税,这就说明,她们所挥霍的并非他物,而是广大农民的血汗钱,从而以诗的语言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赋税的剥削本质,对农民的苦难寄寓了深刻的同情。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