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
月光照耀山林一片秋色,青翠山峦多么安谧幽静。
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
身居禅房感受万物变化,一人独坐不由打开窗门。
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
风响泉鸣夜声显得嘈杂,月下的寒露使夜光清冷。
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
向您忘机的人多多致意,尘世烦忧愧未清理干净。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32、 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97-98皎(jiǎo)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
皎皎:洁白貌;清白貌。形容月光。微微:隐约,淡远,幽静的样子。
禅(chán)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píng)。
禅居:僧人居住修行的处所。指寺院。轩屏:窗户和门屏。
风泉夜声杂,月露宵(xiāo)光冷。
杂:一作“绝”。月露:月光下的露滴。宵光:夜光;月光。
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
忘机:消除机巧之心。常用以指甘于淡泊,与世无争。忘机人,是赞美晖上人与世无争、忘却巧诈的高洁情怀。整:理。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32、 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97-98晖上人的赠诗内容不明,从此诗意推测应是与秋夜禅坐有关。因此,这首回赠诗开头从山林的幽静写起。“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秋夜的山林禅院充满了幽寂的禅意。此诗中间两联写景咏物。颔联“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住在这僧房里感到了景色的变化和季令的推移,由于心绪无比烦乱,不禁打开门扇,独坐沉思幻想起来。这里点出了晖上人的禅悟境界。禅定使人心情平静,从而智慧现前。颈联“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描绘出一片清幽冷寂的境界,极具诗情画意,也颇具禅意。最后“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二句,感叹世人不能如晖上人般忘却机心,饱受尘世烦扰,实在是无奈又可怜,表达了诗人对晖上人入景清明那种境界的追求。
此诗结构极其精巧。起承转合,自然从容。写景写人,浑融一体。陈子昂还有一首诗《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酬晖上人独坐山亭有赠》,内容与此诗相关,可以互相参照。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窗外的丛竹挺拨直立,青翠中预示来年的春寒。
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竹子的坚贞为人欣赏,因为竹笋还未长成长竿。
擢(zhuó)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擢擢:挺拔貌。
心贞徒见赏,箨(tuò)小未成竿。
箨: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5-202蝉(chán)鸣空桑(sāng)林,八月萧关道。
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出塞(sài)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共:作“向”。
莫学游侠儿,矜(jīn)夸紫骝(liú)好。
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矜:自夸。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5-202“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
岷山老人头发斑白,抱着古琴两鬓苍然。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衫袖拂过白玉琴徽,为我弹奏三峡流泉。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
此曲尚未弹到一半,高堂之上好似空山。
石林何飕飗,忽在窗户间。
风声飕飕穿过石林,好像就在窗户之间。
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
手指环绕琴声呜咽,琴弦进出流水潺潺。
演漾怨楚云,虚徐韵秋烟。
幽怨好似楚天浮云,飘渺有如万里秋烟。
疑兼阳台雨,似杂巫山猿。
更有阳台阵阵细雨,夹杂巫山声声啼猿。
幽引鬼神听,净令耳目便。
曲调幽深逗引鬼神,琴声纯净动人心弦。
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
楚客为之愁肠欲断,湘妃为之泪落斑斑。
谁裁青桐枝,縆以朱丝弦。
是谁用那青桐木料,拉上根根红色琴弦?
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
琴中弹出古人乐曲,乐曲转给今人流传。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
知音本来不易再逢,可惜您已到了老年。
曲终月已落,惆怅东斋眠。
曲子奏完月已西落,惆帐且回东斋独眠。
参考资料:
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312-3152、 谢楚发 等.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2:282-285皤(pó)皤岷(mín)山老,抱琴鬓(bìn)苍然。
皤皤:白发苍苍的样子。岷山:这里指蜀地的山。苍然:灰白色。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玉徽:玉制的琴徽。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
石林何飕(sōu)飗(liú),忽在窗户间。
石林:林立的山石。飕飕:风声。
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chán)湲。
绕指:手指弹琴时的柔韧动作。弄:拨弄。青丝,指琴弦。激:迸射。潺泼:水徐徐流动的声音。
演漾怨楚云,虚徐韵秋烟。
演漾:声音飘荡。楚,原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泛指南方。虚徐,飘渺舒缓。韵,风韵。
疑兼阳台雨,似杂巫山猿。
兼:兼有。阳台,即阳云台,在巫山之下,这里指楚地。杂:夹杂。巫山猿,见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注。
幽引鬼神听,净令耳目便。
幽:深远。净,纯正。便,适合。
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
楚客:指屈原。湘妃:湘水女神。相传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与舜为妃,闻舜死,泪下沾竹,竹叶上生了斑点。
谁裁青桐枝,縆以朱丝弦。
青桐:梧桐,木可制琴。亘:横列。朱丝弦:红色的琴弦。
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
递:传递。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
知音:相传春秋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的心意,后因此称知己朋友为“知音”。
曲终月已落,惆怅东斋(zhāi)眠。
斋:屋舍。
参考资料:
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312-3152、 谢楚发 等.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2:282-285此诗的开头四句点明题中“罗山人弹三峡流泉”,“皤皤”、“鬓苍然”交代罗山人之“老”,为后文“惜君方年老”一句伏线。
中间一段写听琴,是诗中最为优美的部分。随着琴声,人们仿佛置身空山之中,耳边时如山中风过,时如声声呜咽,时如流水潺潺,诗人把所见的弹琴动作与所闻的听觉形象融合起来,编织出“秋夕”空山”的意境,用以烘托琴声的幽婉。紧接着,诗中又扣紧“三峡”二字,始而用“楚云”、“秋烟”这样的视觉形象,继而用雨落猿啼这样的听觉形象来描绘三峡风物,境界悠远而又开阔。其“幽”足以“引鬼神”,其“净”足以悦耳目,其悲怨足以使楚客断肠,湘妃落泪,可见曲调之丰富,变幻之迅速,动人之深刻。以上十四句,诗人由高堂琴声写开去,驰骋想象,以极丰富的形象衬托渲染了琴声的美妙动人。“谁裁青桐枝”以下四句又从琴本身来写琴声的古雅,由古曲而写及今人,自然引出诗的结尾。诗的最后四句写听后。前两句直接写听后所感,借罗山人不遇知音而且年老的境遇,抒写自己年事渐高而不被重用的忧愁。后两句以听后所为写所感。“曲终月落”写时间的推移,惆怅而眠,写心绪的沉重,以无言独眠这种外表的平静写诗人内心的波澜,——罗山人所拨动的,怕正是诗人的心弦。
唐代诗人有许多写琴声的名篇。如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三句用三个形象:松涛、流水、霜钟来写琴声。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开头就以卿卿我我的亲呢情话作比,接着又用沙场勇士,浮云柳絮、百鸟孤凤等形象来一再比喻琴声。岑参的这首诗则扣紧“三峡流泉”的曲调特色,以石林夜风,呜咽流泉、楚云秋烟、阳台雨和巫山猿写琴声的凄婉动人,想象十分丰富,形象十分新奇,把复杂多变,深婉动人的琴声写得十分逼真。诗为五古,而间用几处偶句,如琴声叮咚,挥洒自如中有着鲜明的节奏。
参考资料:
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312-315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有客人从南方来,送我珍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化成了血水,可想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311-312 .2、 海兵 .杜甫全集诗祥注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 :359-360 .客从南溟(míng)来,遗我泉客珠。
南溟,南海,遗,问遗,即赠送。泉客:即鲛人,也叫泉仙或渊客。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有隐字:有一个隐约不清的字。因为隐约不清,所以辨认不出是个什么字。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珠由泪点所成,故从珠上想出“有隐字”,这个字说穿了便是“泪”字。它是如此模糊,却又如此清晰。书:即文字。
缄(jiān)之箧(qiè)笥(sì)久,以俟公家须。
缄:封藏。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俟:等待。公家:官家,须:需要,即下所谓“征敛”。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liǎn)无!
化为血:实即化为乌有,但说化为血,更能显示出人民遭受残酷剥削的惨痛。征敛:犹征收。《周礼·地官·里宰》:“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徵敛其财赋。”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311-312 .2、 海兵 .杜甫全集诗祥注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 :359-360 .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讽刺诗。“征伐诛求寡妇哭”,“已诉征求贫到骨”,便是这首诗的主题。杜甫巧妙地、准确地运用了传说,用“泉客”象征广大的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用泉客的“珠”象征由人民血汗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
首二句仿汉乐府民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的格式,但别生新意。“客”和“我”都是虚构的。关于珠的传说是相当多的,如明月珠、夜光珠等,为什么一定要用泉客珠呢?赵次公说:“必用泉客珠,言其珠从眼位所出也。”(郭注卷十五引)这话很能揭示作者的用心所在。接着“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意在警告统治阶级应该看到他们所剥削的一切财物其中都含着人民的血泪。最后两句点明作诗本旨。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这又是从泪化为珠想出来的。原有的财物,既剥夺一光,而公家的征敛,仍有加无已,所以说“哀今征敛无”,意谓而今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搜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