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冬暮

: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是鸟翅膀被摧残的日子,在郊外园林寂寞的时节。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晨鸡因树上雪光而惊啼,鸭子在严寒中苦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白天短促很快便到夜晚,垂暮之年身体渐已变衰。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我本有匡救国家的职分,在不能与我的夙愿相期?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80-181

羽翼(yì)(cuī)残日,郊园寂寞时。
羽翼摧残:鸟儿的翅膀被折断。郊园:城外的园林。

晓鸡惊树雪,寒鹜(wù)守冰池。
晓鸡:报晓的鸡。鹜:鸭子。

急景忽云暮,颓(tuí)年浸(jìn)已衰。
急景:同“短日”,急驰的日光。亦指急促的时光。忽:一作“倏(shū)”,迅速。“云”字无义。颓年:犹言衰老之年。寖:渐渐。

如何匡(kuāng)国分(fèn),不与夙(sù)心期。
匡国:匡正国家。分:职分。夙心:平素的心愿。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80-181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第一联,诗人概括自己一生受挫、晚年困顿的实况,点出幽居题意。李商隐入仕后到处受人猜忌排笮,甚至被诬为“诡薄无行”、“放利偷合”(《新唐书·文艺传》)、“为当途者所薄,名宦不进,坎终身。”(《旧唐书·文苑传》)大中六年(852年)作者四十岁时写给杜惊的《献相国京兆公启》,说:“若某者,幼常刻苦,长实流离。乡举三年,才沾下第;宦游十载,未过上农。”此时他感到身心交瘁,如羽翼摧铩之鸟,无力奋飞了;只能退守“郊园”(在郑州的家园),忍受这寂寞无聊、郁郁寡欢的晚景。实际上,他才四十六岁。

  第二联,以晓鸡和寒鹜自喻。诗意有两种解说。一、晓鸡(晨鸡)因树雪之光而惊鸣(误以为天明),喻不忘进取之心;以寒池之鸭表现自己不改操守(刘学锴等《李商隐诗选》)。二、鸡栖树上则有雪,鸭守池中则结冰,极写处境的寒苦(周振甫《李商隐选集》)。如能合此二解,辨其因果,可得其全:不忘进取报效,是因;终遭困顿寒苦,是果。晨鸡报天晓,喻进取;寒鹜守冰池,喻退处。两句诗极其形象地描绘出作者不谙世务、进退两难的处境,其中有哀怨,有酸楚,而且扣紧了诗题的“冬”字,即景抒情。李商隐极其擅长托物寓怀。他的咏物诗,如《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又如《流莺》:“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蝉之高栖悲鸣,莺之飘泊不定,可与此篇晓鸡寒鹜参照体味,从中想象作者的思想情怀与遭遇。

  第三联,照应诗题冬“暮”。“暮”字双关,所以第一句写时序,第二句写年岁。冬季日短,暮色很快来临;随着时光的流逝,自己也进入了衰颓的晚景。这是为下一联的抒愤寄慨蓄势的。人到晚年,“羽翼摧残”,不可能再有作为了。

  第四联,紧应上联,发出内心的呼喊:为什么平生匡国济世的抱负,不能与早年的心愿相合呢?这呼喊是愤慨的,因为商隐明明知道这个“为什么”。这呼喊同时又是凄凉感伤的,因为它毕竟出自一个性格不算坚强而又经历过太多打击的诗人。

  此诗和李商隐多数作品一样,感伤的情调笼罩全篇,从“羽翼摧残”到“急景”、“颓年”,尤其是晓鸡寒鹜的具体形象,都是如此。不过这首诗与李商隐很多作品多含脍炙人口的名句却有所不同,纪昀评之曰:“无句可摘,自然深至。”没有刻意锤炼和精心藻饰,没有运用作者本来擅长的组织故实的手法,也没有警策深微、使人猛省或沉思的寓意,所以无句可摘;但它能恰如其分地、真实具体地表达此时此地的感受与心情,读之动容,所以说自然深至。当然,它仍然谨守平仄格律,注意对偶工整(四联中有三联对偶),用词造句都力求避免粗疏随意,因此和某些标榜自然平淡而流为枯淡俚浅的作品不同。在李商隐集中,它别具一格,又包含着商隐固有的特质,包含着多样化中的某种统一性。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80-181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译文及翻译

译文
是鸟翅膀被摧残的日子,在郊外园林寂寞的时节。
晨鸡因树上雪光而惊啼,鸭子在严寒中苦守冰池。
白天短促很快便到夜晚垂暮之年身体渐已变衰。
我本有匡救国家的职分,在不能与我的夙愿相期?

注释
羽翼摧残:鸟儿的翅膀被折断。
郊园:城外的园林。唐张九龄《酬履震游园林见贻》诗:“宅生惟海县,素业守郊园。”
晓鸡:报晓的鸡。唐孟浩然寒夜张明府宅宴》诗:“醉来方欲卧,不觉晓鸡鸣。”
鹜(wù):鸭子。
急景:同“短日”,急驰的日光。亦指急促的时光。唐曹邺《金井怨》诗:“西风吹急景,美人照金井。”忽:一作“倏(shū)”,迅速。“云”字无义。
颓(tuí)年:犹言衰老之年。晋陆机《悯思赋》:“乐来日之有继,伤颓年之莫纂。”寖(jìn):渐渐。
匡(kuāng)国:匡正国家。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其能。”分(fèn):职分。
夙(sù)心:平素的心愿。《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惟君明睿,平其夙心。”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系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认为此诗“词意颓唐,颇近晚境,其殆绝笔也欤?”并引程梦星云:“此乃大中末废罢,居郑州时作。”大中十二年(858年)冬,商隐罢盐铁推官后,还郑州闲居,于是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80-181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450篇诗文

猜你喜欢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
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
仙者五六人,常闻此端盘。
溪流琴高水,石耸麻姑坛。
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
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鸾。
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
汰绝目下事,从之复何难?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强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叹。
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
敬亭山上回首南望,极目望尽南天。

仙者五六人,常闻此端盘。
常听说有五六仙人,在此端乐。

溪流琴高水,石耸麻姑坛。
琴高溪流水潺潺,麻姑坛石崖耸立。

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
白龙降落在陵阳山,黄鹤呼叫子安。

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鸾。
子安的在这里羽化骑黄鹤上日月,乘长风驾云雾,与鸳鸾比翼。

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
下视茫茫宇宙之间,四海皆是波澜壮阔。

汰绝目下事,从之复何难?
双眼不瞧目下事,世事翻覆多艰难。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人生百岁,现如今半途,前途渺茫,不可预期。

强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叹。
强食的瓜儿不甜,每每清晨起床即长叹。

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我愿跟随仙人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

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

溪流琴高水,石耸(sǒng)麻姑坛。
麻姑:道教神话人物。过去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

白龙降陵(líng)阳,黄鹤呼子安。
“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典出汉刘向《列仙传·陵阳子明》。

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yuān)(luán)
鸳鸾:一作“鹍鸾”。

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lán)
皆波澜:一作“空波澜”。

汰绝目下事,从之复何难?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强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叹。

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岘山怀古

: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
登临岘山顶,寻找游览古迹,凌空看襄阳。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天气晴和,远处山峰挺出,秋水枯落,沙洲更加清冷辽阔。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看到游玩的女孩在玩弄明珠,喝酒后,更加怀念西晋时的征南将军山简。

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
看秋风萧瑟而兴叹,高大的松树也在秋夜里风中呜咽:事业何时有成。

访古登岘(xiàn)首,凭高眺(tiào)(xiāng)中。
岘首:在襄阳城南数里处。凭高:登临高处。襄中:指襄阳城一带。李白登上岘山远望襄阳城一带。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天清”二句:李白的视线是从西南诸峰移向西北而又动望的,即可能是由望楚山移向鱼梁洲的。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游女:指万山脚下的解佩渚的传说,即郑交甫与汉水女神之事。山公:即山简。

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
秋兴:因秋日而感怀。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寻张逸人山居

: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鸟才能飞过的山道旁山石陡峭林立,这样空寂的山林中却仍有人家居住。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看到随山涧流水漂浮的落花,让人猜想到隐士的所居一定还在林中的更深处。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涧(jiàn)水浮来落花。
涧水:夹在两山间的水沟的水。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送韦仁实兄弟入关

:
送客饮别酒,千觞无赭颜。
何物最伤心?马首鸣金环。
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
坐来壮胆破,断目不能看。
行槐引西道,青梢长攒攒。
韦郎好兄弟,叠玉生文翰。
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
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
谁解念劳劳?苍突唯南山。

送客饮别酒,千觞无赭颜。
满怀凄苦饮酒送别朋友,千杯下肚脸上醉形不留。

何物最伤心?马首鸣金环。
什么东西最教伤心痛苦?马行环佩叮当人将分手。

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
荒野景色浩渺无人管束,天高地远秋来气爽风柔。

坐来壮胆破,断目不能看。
茫茫原野好像失去主宰,只剩下空寂旷远的黄秋。

行槐引西道,青梢长攒攒。
官槐排列引向西行的道路,簇集的青青树梢望不到尽头。

韦郎好兄弟,叠玉生文翰。
韦郎真是好兄弟知心朋友,文笔精妙字字珠玉文章锦绣。

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
荒山上有我寒酸简陋住处,一亩薄田蓬蒿丛生稻麦无收。

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
下雨的夜晚差吏催租呼叫,与舂米声交错相杂吵扰不休。

谁解念劳劳?苍突唯南山。
韦郎远去谁了解我的酸楚?只有突兀的南山与我同苦忧。

参考资料: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10-212

送客饮别酒,千觞(shāng)无赭(zhě)颜。
觞:古代酒器。赭颜:因酒醉而脸红。

何物最伤心?马首鸣金环。
金环:马络头上的铜环。

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
浩无主:因友人远去而感到原野也像失去了主宰般的惆怅。

坐来壮胆破,断目不能看。
坐来:顷刻,顿时。断目:目断。一作“新月”。

行槐引西道,青梢长攒(zǎn)攒。
“青梢”句:一作“青松稍长攒”。青梢,指槐树。攒攒,聚集的样子。

韦郎好兄弟,叠玉生文翰。
叠玉:联璧意。生文翰:文章有光彩。文翰,文章,文辞。

我在山上舍,一亩蒿(hāo)(qiāo)田。
蒿硗田:田之多石者。蒿,碻之误也。

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
春声:一作“舂声”。交关:交错。

谁解念劳劳?苍突唯南山。
劳劳:忧怆的心情。一作“劳苦”。苍突:苍翠而突兀。南山:终南山。

参考资料: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10-212
送客饮别酒,千觞无赭颜。
何物最伤心?马首鸣金环。
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
坐来壮胆破,断目不能看。
行槐引西道,青梢长攒攒。
韦郎好兄弟,叠玉生文翰。
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
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
谁解念劳劳?苍突唯南山。

  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写作者与韦仁实兄弟的情谊,写得很有感情。

  全诗可分两大部分。前十二句写伤离别。开篇迅即点题,写“送客”。送别时心情凄苦,故饮千杯而面无红色,“何物最伤心”句,唤起下文,载着韦氏兄弟的马匹已经驰去,马络头上的铜环鸣响,最能使送别人伤心。“野色浩无主”以下六句,描写送别地之景物,秋时天高气爽,野色辽阔,无人管领,斯人已去,空留旷野。目断远处,不胜惆怅,顿时使人心碎胆破。此时只有一行行官槐的青树梢簇聚着,伸向西去的官道上。景物描写中饱含着诗人送别时凄苦的心绪和眷恋的情思。“韦郎好兄弟”已经远去,回想起他们文笔精妙,字字如积叠的美玉,很觉惋惜,不能再和他们说诗论文,徒增伤感。

  “我在山上舍”以下六句突然运用转笔,转写自己,慨叹自己困守不遇。先写家园土地之贫瘠,次写催租吏之困扰,夜雨中,催租吏的叫骂声和舂稻声交织在一起。“夜雨叫租吏,春(舂)声暗交关”二句刻画出催租吏雨夜上门催逼租税,农家被迫连夜舂米的辛苦景象,勾勒出当时社会现实的一个侧影。最后二句说,有谁能像韦氏兄弟那样经常怜念我忧怆的心情呢?唯有苍翠突兀的南山陪伴着我。用问语收结,给人以悠然不尽的想象空间,更具含蓄美。结尾与开篇遥相呼应,韦氏兄弟与自己交谊深厚,所以离别时倍感伤心。

  全诗由饮别到送行,到惜别,到思念,并同自己的困境结合起来,真挚,凄婉,感人。

参考资料:

1、 闵泽平.李贺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50-512、 吴企明 编选.李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9-21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邯郸少年行

:
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
未知肝胆向谁是,今人却忆平原君。
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以兹感叹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
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
邯郸城南的游侠子,自夸生长在邯郸里。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
经过千场放纵赌博后家里仍富,几处报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
家中的歌声笑语终日闹纷纷,门外的高车大马聚集如云屯。

未知肝胆向谁是,今人却忆平原君。
不知该向谁披肝沥胆,只教人想念那平原君。

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君不见如今的交情如纸薄,黄金用尽了还你个疏索。

以兹感叹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
为此感叹辞别往日的朋友,眼前的时事功名也无所追求。

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且与年轻人共饮美酒,往来射猎来到西山头。

参考资料:

1、 顾农,童李君.高适 岑参集:凤凰出版社,2009:第26页2、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高适岑参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第22

(hán)(dān)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
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战国时期为赵国的首都。该地任侠之风盛行。少年行: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游侠子:富于任侠之气的年轻人。他们重义轻利,乐于助人。自矜:自夸,自恃。里:故里。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
千场:很多的场所。纵博:放纵赌博,豪赌。几度:几次,几回。报仇:报复仇怨。

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
歌笑:歌声和笑声。日:每日。纷纷:多而杂乱,接二连三地。车马:豪车骏马。常如云:一作“如云屯”,如云之聚集,形容盛多。

未知肝胆向谁是,今人却忆平原君。
肝胆:肝和胆的总称。比喻真挚的心意和勇气血性。平原君:这里指战国时的赵国公子赵胜。其人讲信义,重视人才,曾养食客数千人。

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即今:一作“今人”,泛指如今的人们。交态:人与人相交往所表现的态度、交情。薄:浅薄。疏索:冷淡、疏远。

以兹(zī)感叹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
以兹:以此。感叹:一作“感激”,真心感谢。辞旧游:辞去旧日的交游。时事:现时的事情,适应潮流的事物。无所求:无所追求。

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西山:位于邯郸西部的山;一说是指邯郸西北部的马且与:暂且和。往来:来来去去。射猎:射箭狩猎。西山:指邯郸西北的马服山。

参考资料:

1、 顾农,童李君.高适 岑参集:凤凰出版社,2009:第26页2、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高适岑参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第22
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
未知肝胆向谁是,今人却忆平原君。
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以兹感叹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
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邯郸为战国时赵国都城,即今河北邯郸市。《少年行》为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

  以上六句渲染“游侠子”豪放的生活,其势如铜丸走板,风驰电掣。“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二句,气势陡转,诗笔转入对“邯郸少年”内心的揭示。他们对于纵性任侠的生活远远感到不满足,而希望凭自己的侠肝义胆为国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宏图抱负。不料,这美好的愿望却得不到现实社会的理解,反而遭到排斥和压制。使之不由得神游千古,怀念“倾以待士”,使之能纵横捭阖,为国排难的平原君。这两句,充盈着诗人知音难觅的怅惆,功业难成的愤懑以及对现实的强烈针砭和对历史的深沉反思!同时,感情的激流也由前面的飞逸转入沉实,增强了诗歌的顿挫之力。

  前半部分诗人借“游侠子”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沉沦不遇的感慨,后半部分则以直抒胸臆的议论,将抑郁不平之情进一步表达出来。一开始以“君不见”当头唱起,提示人们注意:现在世人只按“黄金”的多少来决定双方“交态”的厚薄。没有“黄金”,关系就自然“疏索”(即疏散之意)了。诗人的感情又由前面的沉实转入激愤,正因他“感叹”之深,对世态炎凉体会之切,因此对于“旧游”和“时事”厌恶之极,这样就有力地逼出最后两句:“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这样的结尾看似旷达,与世“无求”,实则正话反说,充满慷慨之情,愤懑之气,“宕出远神”。它不仅以“痛饮美酒”,“射猎西山”(西山即邯郸西北的马服山)的豪举,刻画出“游侠子”的英武雄迈之态。而且以一虚字“且”冠在句首,更表现出他睥睨尘世、待时而动的高旷情怀和耿介刚强的性格特征。这样的曲终高奏,宛若奇峰突起,意蕴深远,令人回味无穷。因此赵熙批曰:“大力收束,何其健举!”(《唐百家诗选手批本》)

  高适在诗中以“邯郸少年”(即诗中之“游侠子”)自况,借描写他们放荡不羁的生活,和世态炎凉的际遇,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激愤之情。诗歌写得豪宕激昂,“气骨”铮铮,充分体现了高适“以气取篇”的特点。《新唐书·高适传》评其诗“以气质自高”。所谓“气质”,即作者的感情极为慷慨激越。此诗借“邯郸少年”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既有豪气干云的雄壮之歌,又有直抒胸臆的激越之声;既有深沉低徊的慨叹,又有故作旷达的曲终高奏。这种雄壮与低徊,炽热与深沉的错综交织,有力地突出了“邯郸少年”心灵深处的追求和失望、欢乐与痛苦的复杂感情,从而深刻揭示出“世态”的“浮薄”。一般说来,七言与五言相比,更难写得雄赡遒劲,但高适的七言却写得“兀敖奇横”,这正是“气质自高”使然。

  与这种抑扬起伏的感情抒发相适应,此诗在句式上整散相间,以散为主,用韵上平仄交替,富于变化。如开始两句散,接着两句整,后面又回到散。开始四句用低韵仄声,中间四句用文韵平声,“君不见”两句句句用韵,为药韵仄声,末尾两句再回到尤韵平声。这样,随着整散的变化和韵脚的转换,不仅与感情的抑扬起伏相适应,而且形式上也有整齐对称之美,纵横飞动之妙,节奏鲜明,音调优美。文情声情,丝丝入扣。这些特点,直接影响了后来长篇七古的发展。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79-181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