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自吴门之阳羡道中书事

:
胜异恣游应未遍,路岐犹去几时还。浪花岐阔虹蜺断,
柳线村深鸟雀闲。千室绮罗浮画楫,两州丝竹会茶山。
眼前便是神仙事,何必须言洞府间。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136篇诗文

猜你喜欢

感弄猴人赐朱绂

: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十二三年我困于考场历尽艰辛,多少良辰美景也只能不去问闻。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还不如去购买一只小猴子耍弄,逗得君王开心一笑就绯袍加身。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90-791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就试:应考,参加考试。五湖:其说不一,《史记索隐》认为指太湖、洮湖、鄱阳湖、青草湖和洞庭湖。此处泛指一切佳山胜水之地。烟月:烟花风月,代指各种享受和嗜好。奈:奈何。相违:指无缘欣赏。

何如买取胡孙弄(nòng),一笑君王便著(zhuó)(fēi)
买取胡孙弄:一作“学取孙供奉”。胡孙:猴的别名。供奉:唐时以文学或技艺侍奉宫廷者。著绯:穿绯色的官服。唐制,四品、五品官服绯。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90-791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罗隐这首诗,用作者自己和孙供奉的不同遭遇作鲜明对比,以自我讽嘲的方式发感慨,泄愤懑,揭露抨击皇帝的昏庸荒诞。

  诗的前二句概括诗人仕途不遇的辛酸经历,嘲笑自己执迷不悟。“十二三年就试期”,说他十多年来一直应进士举,辛辛苦苦远离家乡,进京赶考,但一次也没有考中,一个官职也没有得到。“五湖烟月奈相违”是说为了赶考,只得离开美丽的家乡。科举入仕一直是诗人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前后屏居京城十四年以上,竟日苦读,奔走科场,几乎与一切人间美景隔绝。反过来说,倘使不赶考,他就可在家乡过安逸日子。所以这里有感慨、怨恨和悔悟。

  诗的后二句便对唐僖宗赏赐孙供奉官位事发感慨,自嘲不如一个耍猴的,讥刺皇帝只要取乐的弄人,抛弃才人志士。“何如买取胡孙弄”,诗人自嘲不如耍猴人,看似羡慕,实则是对君主的辛辣讽刺,其中蕴含着诗人巨大的悲愤。“一笑君王便着绯”,既痛刺唐僖宗的症结,也刺痛自己的心事:昏君不可救药,国亡无可挽回,其中蕴含着诗人对李唐江山每况愈下的隐忧。

  这是一首嘻笑怒骂的讽刺诗。诗人敢于将讽刺的矛头对准高高在上的皇帝,其胆识也是难得和值得褒奖的。诗人故意把辛酸当笑料,将荒诞作正经,以放肆嘻笑进行辛辣嘲骂。他虽然写的是自己的失意遭遇,但具有一定典型意义;虽然取笑一件荒唐事,但主题思想是严肃的,诗人心情是郁愤的。

参考资料:

1、 倪其心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83-1284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傍晚独坐被微风的响声惊动,临窗冥想思绪悠然远飘天外。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微风吹开院门又吹动了竹丛,让人怀疑是旧日的朋友到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因风滴落,渐渐润泽了阶下暗生的青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风什么时候能掀开窗帘进屋,为我拭去绿琴上久积的尘埃。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15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09

微风惊暮坐,临牖(yǒu)思悠哉。
临牖:靠近窗户。牖,窗户。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故人:旧交;老友。《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tái)
沾:一作“沿”。苔:苔藓。

何当一入幌(huǎng),为拂绿琴埃。
何当:犹何日,何时。《玉台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幌:幔帐,窗帘。“为拂”句:暗用俞伯牙、钟子期有关知音的的典故。绿琴,绿绮琴之省称,泛指琴。南朝齐谢朓《曲池之水》诗:“鸟去能传响,见我绿琴中。”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15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09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诗题曰《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诗中最活跃的形象便是傍晚骤来的一阵微风。“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李陵《答苏武书》)。风,是古人常用来表示怀念、思恋的比兴之物,“时因北风,复惠德音”表现了对故友的怀念,“故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又为对故园的思恋。又,风又常用以象征美好、高尚。孟子云:“君子之德,风也。”因风而思故人,借风以寄思情,是古已有之的传统比兴。此诗亦然。这微风便是激发诗人思绪的触媒,是盼望故人相见的寄托,也是结构全诗的线索。

  诗从“望风怀想”生发出来,所以从微风骤至写起。傍晚时分,诗人独坐室内,临窗冥想。突然,一阵声响惊动了他,原来是微风吹来。于是,诗人格外感到孤独寂寞,顿时激起对友情的渴念,盼望故人来到。他谛听着微风悄悄吹开院门,轻轻吹动竹丛,行动自如,环境熟悉,好像真的是怀想中的故人来了。然而,这毕竟是幻觉,“疑是”而已。不觉时已入夜,微风掠过竹丛,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地滴落下来,那久无人迹的石阶下早已蔓生青苔,滴落的露水已渐渐润泽了苔色。这是无比清幽静谧的境界,无比深沉的寂寞和思念。可惜这风太小了,未能掀帘进屋来。屋里久未弹奏的绿琴上,积尘如土。诗人说:风啊,什么时候能为我拂掉琴上的尘埃呢?结句含蓄隽永,语意双关。言外之意是:钟子期不在,伯牙也就没有弹琴的意绪。什么时候,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屋,我当重理丝弦,一奏绿琴,以慰知音,那有多么好啊!“何当”二字,既见出诗人依旧独坐室内,又表露不胜埋怨和渴望,双关风与故人,结出寄思的主题。

  全篇紧紧围绕“闻风”二字进行艺术构思。前面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来。“时滴”二句是流水对,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浪漫主义的遐想。绿琴上积满尘埃,是由于寂寞无心绪之故,期望风来,拂去尘埃,重理丝弦,以寄思友之意。诗中傍晚微风是实景,“疑是故人”属遐想;一实一虚,疑似恍惚;一主一辅,交织写来,绘声传神,引人入胜。而于风著力写其“微”,于己极显其“惊”、“疑”,于故人则深寄之“悠思”。因微而惊,因惊而思,因思而疑,因疑而似,因似而望,因望而怨,这一系列细微的内心感情活动,随风而起,随风递进,交相衬托,生动有致。全诗构思巧妙,比喻维肖,描写细致。可以说,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实际上并不在以情动人,而在以巧取胜,以才华令人赏叹。全诗共用了九个动词,或直接写风的动,或因风而动,如:惊、思、开、动、疑、滴、沾、入、拂。但又都是以“寄(思)”为暗线的,如影之随形,紧紧相连。这正是诗人的匠心所在,也是此诗有极大的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700-701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叹庭前甘菊花

: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庭前的甘菊花因为移载得晚,到重阳节时花蕊还是青的没有开花,不能摘来观赏。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等到明天秋景萧瑟人们从酒醉中清醒了,你再开出些残花来有什么用呢?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篱笆边的野地里开了许多杂花,人们将这些细碎琐屑的花采了摆在中堂中观赏。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感念你空长了大大的枝叶,只因根扎的不是地方才不幸为风霜所侵。

参考资料:

1、 傅东华选注.杜甫诗.武汉:崇文书局,2014.09:182、 周蒙,冯宇主编.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 4.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08:70-723、 (唐)杜甫著.杜甫集.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06:35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ruǐ)重阳不堪摘。
甘菊:又名真菊,家菊,花黄,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移时晚:谓移植以晚矣,故花开迟,而不堪摘。蕊:花心。重阳:农历九月九日。堪:能。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làn)(màn)开何益?
醉尽醒:意谓似醉似醒。萧条:寂寥。醉尽醒:谓无菊饮不欢。烂熳:散乱貌。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xié)细琐升中堂。
众芳:泛指细琐之野花。中堂:诗中代指高位。采撷:摘取。升中堂:花得登庙堂之上,而甘菊反失其时。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兹:此。失所:谓失其故所,结根失所,故前曰“空长”。

参考资料:

1、 傅东华选注.杜甫诗.武汉:崇文书局,2014.09:182、 周蒙,冯宇主编.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 4.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08:70-723、 (唐)杜甫著.杜甫集.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06:35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这首诗中菊花意象应是诗人自况。

  诗先写“叹”的原因是“移时晚”。花草树木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菊花应在深秋开放,重阳节是赏菊的好时候。檐前的菊花因为移植的时间晚了,没能赶上在重阳佳节引万千人瞩目的环境中绽放。

  其后,“明日萧条醉尽醒”,没有了重阳佳节其乐融融的氛围,赏花人的兴致由浓转薄直至曲终人散,你开的再绚烂多姿也没有什么用。

  再写“众芳”被采撷,反衬甘菊不被用,更可叹。篱边的野花被精心采摘,甘菊因为生不逢时,即使花蕾缀满枝头,非但不再会有人驻足欣赏,而且将敌不过要与残酷风霜抗争的命运。诗人在诗作中叹息庭前的甘菊生不逢时,实为叹息自己没有机会为国家平定叛乱尽一份绵薄之力。杜甫饱读诗书,有着高涨的爱国热情,却始终壮志难酬。诗人丰富的生命体验与磅礴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纵横交错,抽象的情感经验凝聚成菊花意象。“甘菊”有着极佳的药用价值,却不被人们所采摘,诗人满腹经纶,却得不到君王重用,落得“移时晚”的结局,诗人与菊花有着相似的命运,菊花内蕴为诗人心内之象的写照。

  这首诗的尾联“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看似在嗟叹菊花长的枝繁叶茂,却不能避免风雪寒霜的打击,实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菊花傲煞霜雪的气概,衬托出了菊花高层次、高品味的风格美。不论现实多么黑暗,政治多么腐朽,社会多么凋敝,杜甫决不在它面前闭上眼睛,而是大胆地予以揭露,表示自己的态度,指出解决的途径。

  菊花的文化寓意与诗人的高尚情操相得益彰,菊花的顽强执著精神与诗人永不磨灭的意志交相辉映,而菊花的审美意蕴也正与诗人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意志相映成辉。

参考资料:

1、 夏征农 等.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514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
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
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
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
杜秀才风度翩翩?吴王也赞许你像颜回一样贤良。

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
暂时离别庐江郡守,将去游览见识京兆府——首都长安。

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
秋山落日风景宜人,秀水寒烟引人如胜。

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
欲待金銮殿一举折桂,中得进士,还回到吴王的庭园楼阁为你庆贺。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

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zhào)天。
庐江:郡名,即庐州也。隶淮南道。《通典》:雍州,开元三年改为京兆府。凡周、秦、汉、晋、西魏、后周、隋至于我唐,并为帝都。

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

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zhǎo)前。
欲折一枝桂:《晋书》:郤诜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还来雁沼前:《西京杂记》:梁孝王筑兔园,园中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其诸宫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王与宫人宾客,弋钓其中。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登洛阳故城

: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禾黍成行地上半是野蒿,古人修此城哪顾上辛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洛水东去街市随之改变,邙山北来残存宫殿高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暮云中寒鸦鼓噪落墙上,寒雨下大雁迷途躲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可惜缑岭成仙的太子晋,还在吹笙醉心于碧仙桃。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55-6562、 袁运.唐宋名诗新译(下).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2:3993、 孙建军 陈彦田.全唐诗选注.北京:线装书局,2002:37444、 施议对.唐诗一百首.长沙:岳麓书社,2011:174-175

禾黍(shǔ)离离半野蒿(hāo),昔人城此岂知劳?
禾黍离离:从《诗经·王风·黍离》篇开首的“彼黍离离”一句脱化而来。原诗按传统解说,写周王室东迁后故都的倾覆,藉以寄托亡国的哀思。这里加以化用,也暗含对过去王朝兴灭更替的追思。黍:糜子。子实去皮后为黄米。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饼。离离:庄稼一行行排列的样子。蒿:一种野草,此处泛指野草。劳:辛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市朝:争名夺利的场所。山势:指北山。

鸦噪暮云归古堞(dié),雁迷寒雨下空壕(háo)
堞:城上小墙,即女墙。壕:城下小池。

可怜缑(gōu)岭登仙子,犹自吹笙(shēng)醉碧桃。
缑岭: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多指修道成仙之处。登仙子:指王子乔。笙:一种乐器。碧桃:原指传说中西王母给汉武帝的仙桃。此指传说中仙人吃的仙果。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55-6562、 袁运.唐宋名诗新译(下).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2:3993、 孙建军 陈彦田.全唐诗选注.北京:线装书局,2002:37444、 施议对.唐诗一百首.长沙:岳麓书社,2011:174-175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洛阳,是有名的古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曾建都于此。隋炀帝时,在旧城以西十八里营建新城,武则天时又加扩展,成为唐代的东都,而旧城由此芜废。许浑这首诗是凭吊故城感怀。

  诗的开头以“禾黍离离半野蒿”,直落登城所见,满目荒凉残破,昔日华丽雄伟的宫殿已荡然无存。诗人正是通过眼前景物的描写,托出“故”字,把昔日之兴盛与今日之凄凉作尖锐地艺术对比,从而引出“昔人城此岂知劳”的无限感慨。历史上的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奢华享乐,役使千千万万的劳力建起了洛阳宫殿和城池,而今却已倾圮残毁。在这里,诗以“岂止”构成反诘,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愤怒批判和无情嘲讽。

  颔联承上作深入描写以“市朝变”与“水声东去”、“宫殿高”与“山势北来”做鲜明对比,并照应首联,揭示权贵之不能长存,表达诗人登城凭吊之情。

  颈联更写出了故城的荒凉冷落。“鸦噪”说明这里凄清,人迹罕至;“雁迷”,说明这里似乎早已被人们遗忘。一幅鸦噪图,一幅雁迷图,给全诗笼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写景逼真,细节处处传神,以不懂人事的鸦、雁,反映人事的变化,显得深刻有力。

  尾联承上以反折作收,富贵之不得长存,人生之过于短暂,这使诗人痛苦、感慨,从而产生羡慕神仙的思想,但诗人却反说“可怜”,正说明诗人认为虚妄的神仙故事也不能解决现实的矛盾,不能解决思想上的苦恼,故用“可怜”的反言以见意,表达了他这种怀古伤今的感慨的深沉与无限的悲伤。

  诗的首句“禾黍离离”,《<诗经>黍离》开首的“彼黍离离”化用而来的,暗含对过去王朝兴灭更替的追思。第二联表达对这座由劳苦百姓辛苦修建,却终遭废毁的城市的痛惜之情。“水声东去”既是写实景(故洛城紧靠着洛水北岸),又是双关寓意。诗人由脚下奔流向东的洛水,生发出光阴流逝,人世沧桑的感慨。尾联借用典故慨叹世人不能像太子普那样逍遥自在地超脱于尘世变迁之外。

  全诗主要通过洛阳看到的荒凉残破的景象,借古喻今,抒发自己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关怀和殷忧,对那些脑满肠肥无所用心的达官贵人以及浪荡公子等醉生梦死之徒,充满了愤懑和鄙弃之情。吴汝纶曰:“末刺贵游不知时变,但解行乐也”窥破了诗人的用意。

  由于许浑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王朝由鼎盛转向衰落的转折,且作为时代的一份子又无力挽救这历史的遗恨,他追抚山河陈迹,俯仰今古兴废,苍莽历落,感慨深沉,所以此诗盈溢着浓浓的失落感和幻灭感。此篇起得苍凉,接得开阔,对偶工整,句法圆活,在其怀古诗中亦称名作。可惜的是后半篇比较薄弱。颈联虽然刻画工细,但未能翻出新意,缺少转折波澜之势。结尾更落入俗套,调子也嫌低沉无力。全诗没有李白的豪放,也没有杜甫的深沉,却有一份浓浓的凝重以及万重无奈的思绪下想让历史的车轮逆转来找回昔日盛景的希冀。但许浑的幻灭感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也是情有可原的。

参考资料:

1、 张碧波 邹尊兴.新编唐诗三百首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757-7582、 赵龙祥.唐诗通.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5133、 房日晰.唐诗比较论.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264、 贺新辉.全唐诗鉴赏辞典 第十卷(重排版).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1994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