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江亭留题登眺

:
处处日驰销,凭轩夕似朝。渔翁闲鼓棹,沙鸟戏迎潮。
树间津亭密,城连坞寺遥。因谁报隐者,向此得耕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项斯

项斯

项斯(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 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项斯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100篇诗文

猜你喜欢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平时在红尘中见到月亮,心都能清静下来,何况是在这清秋时节的神仙洞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凝聚起来的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坠落下来,而我此刻站在桃源的最高处。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碧空之中没有一丝云彩,风也不见一缕,可以看见山上高高的松树和山下的流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那些行动的物体全在视野之中,天那么高,地那么平,仿佛可以看见千万里之外。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少君”把我带到了玉坛之上,远远地施礼请仙人相见。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云彩聚集,星斗挪动,仙乐奏响,让人肌骨寒肃。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金色的霞光从东面渐渐升起,月轮西斜,仙影远去,我还在频频回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只因为良辰美景难以再回来,以后到了中秋这天应该很惆怅吧!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少君:是指能和神仙沟通的人。西汉武帝时有一个方士叫李少君,他自言见过神仙,能得长生不老之法,骗取了汉武帝的信任。以后人们就以“少君”代指游仙的向导。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跌宕之感。

  这首诗表面上可以归入游仙诗,把中秋之夜写得如梦如幻。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一句已经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至于其他欣赏者怎么理解,可以说百人百解。有联系刘禹锡仕宦失意,解释后半部分是以仙宫比喻朝廷,盼望早日回归;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释为用“寒露坠”代指人生祸福无常,说这是刘禹锡对人生的感慨之作。也许这种种理解,正好体现了“诗豪”作品多彩的艺术魅力。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杜司勋

: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高楼上风雨如晦感动于杜司勋的诗文,他羽翼短小无力奋飞赶不上同群的人。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倾注心血刻意写诗感伤时事又伤离别,人世间值得推崇和赞誉的只有杜司勋!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26-127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15-716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yì)差池不及群。
风雨:抒写风雨怀人之情。斯文:此文,指他当时正在吟诵的杜牧诗作。差池:犹参差。指燕飞时尾羽参差不齐。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xūn)
杜司勋:即杜牧,晚唐时期诗人、散文家。刻意:有意为之,此指别有寄托。伤春: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复:又。伤别:因离别而悲伤。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26-127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15-716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首句“高楼风雨感斯文”,写自己对杜牧诗歌独特的感受。这是一个风雨凄凄的春日。诗人登上高楼,凭栏四顾,只见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迷茫的雨雾中。这风雨如晦的景象,正好触动胸中郁积的伤世忧时之感。

  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诗人对杜牧的诗作也就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因为后者就是“高楼风雨”的时代环境的产物。杜牧的“斯文”,不能确指,也不必确指,应是感伤时世、忧愁风雨之作。

  次句“短翼差池不及群”,转说自己,也暗含杜牧。这是一首送别诗。李商隐用“差池”暗寓“伤别”之情。这句是说,自己正如风雨中艰难行进的弱燕,翅短力微,赶不上同群。

  这是自伤身世孤孑,不能奋飞远飞,也是自谦才力浅短,不如杜牧。这后一层意思,正与末句“唯有”相呼应。上句因“高楼风雨”兴感而兼写双方,这句表面上似专写自己。其实,“短翼差池”之恨不独李商隐。他另一首《赠杜十三司勋员外》曾深情劝勉杜牧:“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正说明杜牧同样有壮心不遂之恨。这里只提自己,只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三、四两句极力推重杜牧的诗歌。伤春、伤别,即“高楼风雨”的忧时伤世之意与“短翼差池”的自慨身世之情,也就是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伤春”、“伤别”,高度概括了杜牧诗歌的主要内容与基本主题,并揭示了带有那个衰颓时代所特有的感伤情调的艺术风格。“刻意”二字,既强调其创作态度之严肃,又突出其运思寓意之深厚,暗示他所说的“伤春伤别”,并非寻常的男女相思离别,伤心人别有怀抱。末句“唯有”二字极高评价了杜牧在当时诗坛上的崇高地位。

  这首诗之蕴含着丰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诗人极力称扬杜牧,实际上含有引杜牧为同调之意。既评杜,又属自道。同心相应,同气相求,诗人在评杜、赞杜的同时,也就寄托了自己对时代和身世的深沉感慨,暗含着诗坛寂寞、知音稀少的弦外之音。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50-1152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别韦少府

:
西出苍龙门,南登白鹿原。
欲寻商山皓,犹恋汉皇恩。
水国远行迈,仙经深讨论。
洗心向溪月,清耳敬亭猿。
筑室在人境,闭门无世喧。
多君枉高驾,赠我以微言。
交乃意气合,道因风雅存。
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

西出苍龙门,南登白鹿原。
西自长安苍龙门而出,向南而登白鹿原。

欲寻商山皓,犹恋汉原恩。
想要追寻商山四皓的足迹,心里依然眷恋汉原的恩德。

水国远行迈,仙经深讨论。
远行至南方水乡泽国,细心探究道经的奥妙。

洗心向溪月,清耳敬亭猿。
洗尽心中尘念欣赏句溪之月,静心倾听敬亭山的猿啸。

筑室在人境,闭门无世喧。
在尘世间筑室而居,关闭门窗就没有世间喧闹的声音。

多君枉高驾,赠我以微言。
多次屈你高驾前来造访,赠送我精微奥义之言。

交乃意气合,道因风雅存。
重意气则交合,尚风雅则道存。

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
离别之后怀有相思之情,我只有醉心歌酒以解离愁。

参考资料:

1、 (清)王琦、刘建新(校勘).李白诗歌全集.北京市: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506-5072、 詹福瑞 刘崇德 葛景春等.《李白诗全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567页

西出苍龙门,南登白鹿原。
苍龙门:汉长安未央宫东有苍龙阙。白鹿原:亦称灞上,在长安东南。

欲寻商山皓(hào),犹恋汉皇恩。
商山皓:商山四皓。

水国远行迈,仙经深讨论。

洗心向溪月,清耳敬亭猿(yuán)
向溪:在安徽宣城东五里,溪流回曲,形如句字,源出笼丛、天目诸山,东北流二百馀里,合众流入长江。清耳:洁其心耳。敬亭:山名,在宣城。

筑室在人境,闭门无世喧。

多君枉高驾,赠我以微言。
多:赞美。枉:屈尊。微言:精微的言论。

交乃意气合,道因风雅存。

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zūn)

参考资料:

1、 (清)王琦、刘建新(校勘).李白诗歌全集.北京市: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506-5072、 詹福瑞 刘崇德 葛景春等.《李白诗全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567页
西出苍龙门,南登白鹿原。
欲寻商山皓,犹恋汉皇恩。
水国远行迈,仙经深讨论。
洗心向溪月,清耳敬亭猿。
筑室在人境,闭门无世喧。
多君枉高驾,赠我以微言。
交乃意气合,道因风雅存。
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

  李白的“相思”诗隐约存在着某种界限。艺术的相思,其抒情内核呈叠加状态,由诗人到诗人,由诗到诗,诗味儿渐浓,人生味儿渐淡,甚至可以演化成一种政治相思。古人解之:“此太白被放之后,心不忘君而作。”如果以这种眼光去赏诗,“美人如花隔云端”中的“美人”就少了太多绰约风姿,一副高高在上的君王面孔令人生畏。还是将之还原为艺术的相思为好,美人是大众的美人,相思是普遍的相思。这类相思诗,用美丽的诗歌语言唤醒了潜藏人们心底的“相思”情怀,又何必追问为谁而写呢?

  李白的赠、别、寄、送诗中所出现的大量“相思”,是可以找到表达对象的,在此姑且称为“人生的相思”。这些酬唱赠答类诗歌,世态人情渗透了诗歌,人生是诗歌的内核。诗人的相思对象不再是虚拟的,而是真实的存在,这从诗歌的标题即可看出,透过《别韦少府》,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诗人的真切人生。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渔父

: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谿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谿老人重钓归。
八九月芦花满天纷飞,深水中垂钓的老人伴着夕阳余晖归去。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秋天的山,满眼都是浓浓的翠绿,云层下野艇靠着栏杆隐约可见。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拿着鱼竿寻找着小路,对着斜阳悠闲地拢梳着那满头稀疏的白发。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反而是商山四皓多管闲事,为皇太子定夺是非正误。

参考资料:

1、 蒋郭雄,舒萱.历代垂钓诗选 附特效钓饵50例:岳麓书社,1992.08:第14页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谿(xī)老人重(zhòng)钓归。
谿:同“溪”。重钓:深水中钓鱼。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jiàn)云依依。
槛:轩廊临水的栏干。依依,隐约貌。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huī)
鹤发:鹤的羽毛白色,喻老人白发。斜晖:同“斜辉”,指傍晚西斜的阳光。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翻:反而。四皓:秦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隐于商山,年皆八十余,时称“商山四皓”。传说汉高祖敦聘不至,吕氏用张良策,令太子卑词安车,捐此四人与游,因而使高祖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清除了改立太子的意图。储皇:即储君皇太子。

参考资料:

1、 蒋郭雄,舒萱.历代垂钓诗选 附特效钓饵50例:岳麓书社,1992.08:第14页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谿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本首诗是诗人《渔父歌》五首的姊妹篇,作者以“南溪老人”来比喻自己,通过写渔父的悠闲垂钓的生活,来暗喻作者自己此时的闲隐生活。此诗表达出作者淡泊、澄洁的高远情志。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谿老人重钓归”两句是说秋高气爽,扁舟垂纶的的老渔父伴着夕阳的余晖划舟而归,晚风悠悠,芦花飘飘,溪水清清,波光粼粼。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是说临岸系舟,举目远望,翠色怡人,满山的青草绿树像洗染过一样,散发着浓浓的绿意。白云翩翩然点染在秋日的蓝天上,映照着横在水面上的野艇,更增加了几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自然情趣,那是一种委运任化,悠然自得的生命意识。诗人取景不惑,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秋溪摆钓图,字里行间飘荡着一种轻灵的气息。作者采用由远至近的审美视角,秋山、野艇的仰视之间流淌着“脆滴滴”“云依依”的生命色彩,充彻着一种虚静的宇宙意识。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景物的转换深处是归家路途的缓缓延伸,弯弯曲曲的小径,踏着秋日的余晖,手把钓竿的老渔父正在悠闲地拢梳着那满头稀疏的白发,路在脚下徐徐延伸。老人脸上微微的笑意,那是洗尽尘滓,超然世外的满足感,诗人运用绘画的艺术手法,描绘出包孕性的瞬间。

  “闲梳鹤发对斜晖”则是完美地传递出老渔父自在悠闲的心理状态。“小径”颇有象征意味,不妨看作是一条自然出世的桃源路。

  尾句“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诗人认为四皓未绝尘俗,舍却隐居生活的安逸,卷入宫廷废立的纷争,不免多管闲事。此处议论,运用典故,顺景延情,文理自然,意到笔随,并将作者的人生观鲜明的表达出来。李德裕称张志和“隐而名彰,显而无事,不穷不达,其严光之比”(《玄真子渔歌记》)。

  《渔父》的尾联正是他人生观最恰当的注解。“古来闲着,多隐于渔”(刘克庄《木兰花慢·渔夫词》),张志和从个体生命的体验出发,塑造了林泉高致的“渔父”形象,并运用富有感受力的艺术心灵捕捉贴切的审美意识:芦花、秋山、白云、野艇、斜晖……无不流淌着诗人对高蹈超逸的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理想化,审美化的隐逸生活暗含着一种对自我人生价值的潜在肯定,以及对时代隐隐的不满、失望之情。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落寞的中唐时代赋予了性好道学的张志和更多出世的生命情怀,促使他吟唱出了一曲曲美丽的“渔夫”之歌。

参考资料:

1、 杨旭辉.唐诗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6:813-815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和卢侍御通塘曲

:
君夸通塘好,通塘胜耶溪。
通塘在何处,远在寻阳西。
青萝袅袅挂烟树,白鹇处处聚沙堤。
石门中断平湖出,百丈金潭照云日。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
相逢不相识,出没绕通塘。
浦边清水明素足,别有浣沙吴女郎。
行尽绿潭潭转幽,疑是武陵春碧流。
秦人鸡犬桃花里,将比通塘渠见羞。
通塘不忍别,十去九迟回。
偶逢佳境心已醉,忽有一鸟从天来。
月出青山送行子,四边苦竹秋声起。
长吟白雪望星河,双垂两足扬素波。
梁鸿德耀会稽日,宁知此中乐事多。

君夸通塘好,通塘胜耶溪。
你夸九江通塘的风光好,甚至胜过会稽的若耶溪。

通塘在何处,远在寻阳西。
通塘在什么地方啊?就在九江的西边。

青萝袅袅挂烟树,白鹇处处聚沙堤。
青藤绿萝,袅袅依依,高挂碧树;沙洲堤上,白鹇翩翩,时起时落,聚集在一起玩耍。

石门中断平湖出,百丈金潭照云日。
下游江岸陡立如石门,上游堵出一片平湖,水波荡漾;百丈深的金潭映照着天空的云彩和太阳。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
那里来的神仙般的钓鱼翁,和着敲船棹的节奏唱着优美的渔歌,趣味不凡啊!

相逢不相识,出没绕通塘。
正是相逢不相识,来回通塘都绕道走,不愿意与俗人交往。

浦边清水明素足,别有浣沙吴女郎。
更美的是:江边沙洲旁一双白皙的双脚在清澈的水中嬉戏,哈,原来是一位浣纱的妙龄女郎。

行尽绿潭潭转幽,疑是武陵春碧流。
细细围着绿潭转了个圈,潭水变得越来越清幽,就像是传说中武陵源的碧水清流。

秦人鸡犬桃花里,将比通塘渠见羞。
那渔翁就像秦朝人与鸡犬一道生活在桃花源,若把通塘与桃花源比较,桃花源也要害羞。

通塘不忍别,十去九迟回。
去了通塘就不想回家,去十次、九次都是玩到很晚才回家。

偶逢佳境心已醉,忽有一鸟从天来。
偶尔遇到如此佳境,怎么不叫人陶醉万分?忽然有一只鸟从天边飞来。

月出青山送行子,四边苦竹秋声起。
明媚的月亮也出山了,好给游子照亮回家的路,秋风劲起,四周的苦竹也唱起送别的歌声。

长吟白雪望星河,双垂两足扬素波。
遥望天上的星河,我们唱起阳春白雪,坐在船舷,把双足垂在清波中拨弄白浪。

梁鸿德耀会稽日,宁知此中乐事多。
那古代的隐士梁鸿隐居在会稽的时候,恐怕也不知道此地有如此美景如此乐事吧?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394页

君夸通塘好,通塘胜耶(yē)溪。
耶溪:即若耶溪,溪名。在浙江绍兴市若耶山,北流入运河。相传为西施浣纱之所。

通塘在何处,远在寻溪西。
寻溪:即浔溪,唐代郡名。今江西九江市。

青萝袅(niǎo)袅挂烟树,白鹇(xián)处处聚沙堤。
袅袅:也作“嫋嫋”,柔弱貌。白鹇:鸟名。又名银雉,似山鸡而白色。

石门中断平湖出,百丈金潭照云日。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zhào)渔歌趣非一。
沧浪翁:即沧浪老人,指隐者。鼓棹:划桨行船。

相逢不相识,出没绕通塘。

(pǔ)边清水明素足,别有浣沙吴女郎。
浦:水边。

行尽绿潭潭转幽,疑是武陵春碧流。
武陵:秦汉郡名。即今湖南常德。因桃花源在武陵,故代指桃花源。

秦人鸡犬桃花里,将比通塘渠(qú)见羞。
秦人二句:谓桃花源比不上通塘。晋代桃花源里的人,都是避乱的秦人的后代。“鸡犬桃花里”,是桃花源里的景象。

通塘不忍别,十去九迟回。
迟回:徘徊。

偶逢佳境心已醉,忽有一鸟从天来。

月出青山送行子,四边苦竹秋声起。
行子:出行的人。

长吟白雪望星河,双垂两足扬素波。
白雪:即《溪春白雪》,古代高雅的民歌,后一般指高雅的文艺作品。这里誉称卢侍御的《通塘曲》。

梁鸿德耀会(kuài)(jī)日,宁知此中乐事多。
梁鸿句:《后汉书·逸民传》:(梁鸿)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举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庸能使其妻敬之如是,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德耀,梁鸿妻孟光字。按:梁鸿依皋伯通之吴,当时尚无“吴郡”之称,其地隶属会稽郡。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394页
君夸通塘好,通塘胜耶溪。
通塘在何处,远在寻阳西。
青萝袅袅挂烟树,白鹇处处聚沙堤。
石门中断平湖出,百丈金潭照云日。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
相逢不相识,出没绕通塘。
浦边清水明素足,别有浣沙吴女郎。
行尽绿潭潭转幽,疑是武陵春碧流。
秦人鸡犬桃花里,将比通塘渠见羞。
通塘不忍别,十去九迟回。
偶逢佳境心已醉,忽有一鸟从天来。
月出青山送行子,四边苦竹秋声起。
长吟白雪望星河,双垂两足扬素波。
梁鸿德耀会稽日,宁知此中乐事多。

  全诗可分为五段。前四句为第一段,接过卢侍御《通塘曲》“通塘好”的话题,总言通塘好,并指出通塘所在。青萝四句写通塘的人物活动。钓翁,都是隐者,鼓棹、渔歌,志趣不一,互不交往,互不相识。

  浣纱女郎,足肤鲜白,在清水的映衬之下,格外好看。以上是正面实写。行尽四句为第四段,言通塘可与武陵的桃花源相媲美,甚至超过桃花源。

  前二句说通塘湖面碧流幽静,疑是桃花源的溪流;后二句说,桃花源里鸡鸣犬吠的景象甚至比不上通塘之美。这是侧面虚写。“通塘不忍别”等十句写诗人游览通塘的感受。前二句说游通塘不忍离去,徘徊犹豫。

  偶逢四句写偶逢佳境而心醉。佳境即:鸟从天来,月出山青,风吹竹响。这些都透露出通塘的“幽”来。长吟四句诗人说自己口诵着卢侍御的佳句,眼望银河,足拨清波,心情无比舒畅,想到梁鸿和其妻孟光当年在会稽过得那么和谐愉快,但也比不上自己游通塘这么快乐。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394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