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枻凌涛江,江光晚来薄。相望铁瓮城,正值沙水落。
滩长洲渚出,月黑风雨作。攲眠听春浪,梦枕生新愕。
起吟不成魇,但怯体中恶。金焦两浮萍,天堑何限著。
意令制溟渤,帖帖就疏瀹。奈何潮汐舟,咫尺恨前却。
方冬百泉缩,潦净海为壑。乘流俟满魄,明夕异今昨。
快呼北府酒,煖客慰离索。庶因行路难,幸识还山乐。
元贞元二祀,我颐未垂髯。吴游一长铗,欲以钝为铦。
跻攀群公间,跬步限堂廉。在我履藉正,从渠藩级严。
维时许与分,金缯不徒兼。坐中清观氏,颀身高帽檐。
倾怀指道要,恐此后益歼。我戆但耳受,语味讵能餍。
谓方偶升运,岂遂叹中淹。寒暑三纪馀,往来如痎痁。
清观已下地,白发我日添。徵言骇今见,信若龟兆占。
斯文大圆镜,有目人得觇。奈何复反剥,不遗洪入纤。
朅来豫章城,束口类遭钳。听谈虽亹亹,闭息但厌厌。
道逢美少年,进止一无嫌。揭子为我言,其人详视瞻。
家微百金产,架有群书签。煌煌定武宗,缅彼世泽渐。
清观我故友,有子在穷阎。技富愈思蓄,时来当发潜。
我为想颜色,覆鉴并收奁。那令毁龟玉,不卒举鱼盐。
促坐席屡改,风回雨飘帘。寒厅恶草具,觞至时一拈。
旋看养花法,赖人加盖苫。虽承天泽滋,更畏夏光炎。
又闻日月华,西沦则东暹。藏景閟阳曜,出幽悬素蟾。
木功能拯涣,地道有流谦。育材我岂敢,赠子以安恬。
我歌实激烈,谁为晰与黔?迟归絮我酒,宿草尔其沾。
数日出恒早,旋归已疲剧。思睡方未暝,强起临几席。
席间有佳友,来来千里屐。所来非健羡,亦不畏名迹。
谓吾昔求学,颇尝窥窾却。欲要一夕谈,以慰百年役。
寤疑则岂敢,辨义能亡益。斯文千载后,泮涣抵离析。
不有高朗姿,谁完超距力。夫道非远人,何尝系徵索。
譬如山出泉,其初论涓滴。渟涵就深广,千流同一脉。
掀掀鼓云涛,帖帖输溟渤。是气中乘陵,无吹亦无息。
文章道之英,各亦随所觌。草木纷以滋,何尝须粉泽。
生机一发越,形色自不隔。吾闻古作者,严严垂典式。
履正有夷途,胡行犹■埴。韩公起扶衰,文字欲适职。
取新非厌常,通变由知易。衰迟岂复进,傒子坚吾壁。
东风迫归期,未了千日客。少留慰将远,芳草萋以碧。
谅哉君子心,永言若金锡。县知筐筥赢,不废秉穧积。
勉勉他日思,为寄东飞翼。
圣人言纯如,载道行万世。贞明配日月,广大侔天地。
简牍之所资,包络无巨细。上而建皇极,重睹人文丽。
下以开民彝,性初均秉畀。训行宣光熙,道否隔氛曀。
千人万人心,揭揭皆经谊。此息则彼消,刚柔乃殊位。
进乘休复机,迪哲蹈仁智。自绝其本根,奈何取天劓。
燔灭滋秦瘝,网罗兴汉利。存亡书岂知,论者常不置。
济南耄言出,孔壁发神秘。百篇始昭垂,五代著成乂。
鲁齐韩毛《诗》,其传迭兴废。审音以知乐,亦各徵四至。
乐崩名仅存,缅想歌钟肆。礼失野可求,谁明射乡义。
制氏记铿锵,后苍详数制。区区象声容,讵得作者意。
赖夫《春秋》家,尚识王道贵。载事或称诬,推凡疑翼伪。
田何受孔易,其全缘卜筮。杨施孟梁徒,别出踵焦费。
挟书律始除,六籍岂俱逝。伤哉居下流,众恶所奔萃。
驾言拾灰残,我道犹未坠。乘之以颛门,中复縻谶纬。
党同护朽竹,攻弱击枯骴。文字日荄滋,编策亦鳞比。
孟荀与杨韩,先后参舆卫。择精语益详,炳炳诏来裔。
一籥节众音,八风无滥吹。方张乃遂翕,已矣更五季。
大明升殿郊,荧奎属炎彗。舂陵南标正,陕洛黄离继。
经世偶潜虚,象图合而异。举隅岂无反,仅若小星暳。
肫肫紫阳翁,敷贲了群视。在时张吕间,建学特超诣。
一鼓行无旁,八区同教肄。矧兹龙德中,美化纯渐被。
家书动盈屋,人事各康济。恭惟罔极恩,圣哲布嘉惠。
经尊道则尊,有合严庋寘。覆之以堂庭,牖户亦崇邃。
古史洎今诠,珠骈而玉缀。高名以经揭,酌原知水味。
譬如登乔岳,冈阜左右睇。草木流华滋,烟云撤纤翳。
观生老其间,面背俱盎睟。岂惟一身谋,直作数世计。
是家离石宗,遭乱藁城寄。劬书自玉峰,菑播实深穊。
子孙刈其熟,穰穰收秉穗。后来及门士,妙合若龟契。
尊闻行所知,况复躬自致。过逢诧师资,忍负筑场志。
我愿安氏堂,广作天下治。矜式表国都,弦歌行党术。
蓄诚以端蒙,达生以知类。惇典叙彝伦,三郊而五禘。
与世开隆平,吾经固无累。自微可之显,道岂不在器。
世间有形物,展转资弊弊。游谈亦何根,阁束祇自弃。
是将比镇宝,前人所数遗。手泽尚鲜新,一展一流涕。
昼诵夕思之,上帝俨临涖。作诗谂苏子,孙曾戒无替。
张帆得顺风,飞鸿与争疾。后浪蹙亦舒,前争过如失。
桐江转数湾,上濑未入日。篙工享安便,坐稳头屡栉。
人生倚造物,理微难究诘。处顺安可常,离忧讵能必。
白鸥知此情,故向波间没。
舟行弋阳道,山石多异状。嵌空露钟窾,屹异俨圭鬯。
沿洄百数里,璆铁森相向。最奇象岩下,仙馆占丹嶂。
舍棹遵微行,松篁插云上。开门看青壁,左右挟高闶。
飞雨洒面来,轻飙入檐飏。道人出迎客,牖户坐南向。
延登升仙台,境肃神滋王。不知日车侧,但觉天宇旷。
我生名山游,正费屐几两。采真喜初遇,恋胜期屡访。
布帆催夕举,未敢恨飘荡。水深彭蠡湖,两眸更东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