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庙古柏

:
密叶四时同一色,高枝千岁对孤峰。
此中疑有精灵在,为见盘根似卧龙。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雍陶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112篇诗文

猜你喜欢

暮春浐水送别 / 一作暮春送客

: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花飞卉谢,叶茂枝繁,朋友出了京城,暮云中的楼阁又映衬着帝京的繁华,古今之情都在其中。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远行之人切莫听这宫前的流水,流尽年华时光的正是此种声音。

参考资料:

1、 韩兆琦编著 .唐诗选注集评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536-537 .2、 杨旭辉主编;苏州大学《唐诗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 .唐诗鉴赏大辞典:彩色版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1115-1117 .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mù)云楼阁(gé)古今情。
绿暗红稀:绿叶茂密,红花减少,是暮春初夏的自然景象。凤城:指京城长安。西汉时长安所建的凤阙,阙楼高二十丈(一说十七丈五尺),是西汉长安城最高的建筑,长安因此又称凤城。古今情:思今怀古之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行人:指诗人送别的远行之人。宫前水:即指浐水。

参考资料:

1、 韩兆琦编著 .唐诗选注集评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536-537 .2、 杨旭辉主编;苏州大学《唐诗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 .唐诗鉴赏大辞典:彩色版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1115-1117 .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送别,历来是文人骚客们吟咏良多,在不断求真、求情、求意的过程中常作常新的题材,就送别诗的整体情感内蕴而言,既有洒脱旷达之作,亦不乏深情绵邈之歌,但多针对一时一地所生之情慨然言之。韩琮此诗别具一格之处正在于其独具匠心,断然避开古已有之且渐成模式的豪情、悲情二途,从所有离愁别恨中提炼出送别时的共有情态。

  “绿暗红稀出凤城”,“绿暗”“红稀”紧扣诗题“暮春”二字。鹅黄明丽、远有近无的嫩绿,只属于东风轻拂中万木复苏的早春,晚春风光,便是诗人在红绿色调鲜明对比中拈出的“暗”和“稀”。两词一方面如实描画了诗人眼中的景物:时序推移,草木的绿意在渐浓的春气里变深变暗,繁花满枝的景象也因之而只能成为美好的回忆。即使不曾“雨疏风骤”,“绿肥红瘦”亦注定要在晚春时节一幕幕上演。另一方面,“暗”“稀”二字也借景抒情,以色彩的暗淡和数量的孤单,来映衬送别之际主客同有的惆怅之情。

  “暮云楼阁古今情”,送别,本就暗生愁绪,更何况是在最易触痛感伤的黄昏。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时此刻,在这繁华至极的帝都,无数高楼画阁沐浴在落霞暮云之中,眼前景不经意间勾起了诗人无穷无尽的心中情。于是,契阔别离之情、壮志未酬之情、感怀伤时之情……跳跃着,翻滚着,一齐涌上心头,再融入生命体验中不可排遣的沧桑感,一时间,诗人恍然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让古往今来的相似情感重逢、共鸣,似乎从中获得了一种可以超越时光的永恒。这大概就是韩琮所言的“古今情”了。

  末尾两句,则由次句“古今情”牵引而来。面对不可回返的流水,人们总是抱以时光流逝中所有美好事物一去不再的无奈与遗憾。“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如此,“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乌夜啼》)又何尝不是如此?诗人苦心告诫,让人“莫听”,却不曾言明其中缘由,是同于古人?异于古人?他将一个貌似平凡的悬念之花,选择在诗尾绽放。“流尽年光是此声”,原来“莫听”只是诗人情有所感之后对朋友发自内心的善意劝告。往日或许无妨,别人或许无妨,然行人不可听,别时不可听。只因送别的忧情,本就无法承受这潺潺水声惹起的无边之愁。

  《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晚七绝上》云:“何仲德:为熔意体。敖英曰:日暮途穷之客,闻此诗不无怆然。”此“意”,即为送别之情,感怀之意。则“古今情”三字实为全诗灵魂所在。此诗首句隐笔蓄势,次句妙笔轻点,第三句转笔再蓄,末句合笔浓染。诗人于情、景之间自由出入,巧妙运用“绿暗”“红稀”“宫前水”等契合送别氛围的黯然意象,曲笔道尽衷肠,实现了一步一步情景交融的和谐美感。《唐诗解》卷三〇曰:“水声无改岁月难留,望宫阙而感慨者几人矣。人生过客,别离岂足多怅?”此说固然洒脱,但面对别离,心生愁意终是人之常情,故而前人有“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江淹《别赋》)之说。而这首内涵深广、情韵悠扬的作品,正是得益于其别具新意的艺术魅力,才在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传为绝唱。

参考资料:

1、 杨旭辉主编;苏州大学《唐诗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 .唐诗鉴赏大辞典:彩色版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1115-1117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望江南·梳洗罢

: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梳洗打扮后,在望江楼上独自依靠栏杆远望。成百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缓缓的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
 

参考资料:

1、 潘君昭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62-63 .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mò)脉水悠悠。肠断白蘋(pín)洲。
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女的生活内容。独:独自,单一。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皆:副词,都。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脉脉:本作“眽眽”,凝视貌。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白蘋:水中浮草,色白。古时男女常采蘋花赠别。洲:水边陆地。 

参考资料:

1、 潘君昭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62-63 .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

  这是一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以“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之类的描写来表现思妇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本篇用法有所不同,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独的日子似乎就要过去,或者说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来到,于是,临镜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一番。结果是热烈的希望之火遇到冰冷的现实,带来了深一层的失望和更大的精神痛苦,重新又要回到“明镜不治”“首如飞蓬”的苦境中去。这三个字,把这个女子独居的环境,深藏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吗?

  “梳洗罢”,隐含着女主人公盼归的期望,如果不是有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会象温庭筠在他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中所说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了。“女为悦己者容”,这容是为了心上人才有意义的,正因为她期望中丈夫会回来,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会认真梳洗。一个“罢”字之后,紧接“独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她黎明即起,刚一梳洗完毕就匆匆的赶去江楼了。一个“独”字,不仅说出了她的孤独,隐含着她与心上人的分离,而且也与下面象征分别的“白苹洲”(详解见下)遥相呼应。

  “过尽千帆皆不是”,写出了她希望与失望交替的过程。远处每有一船现影,她便引颈长望,心儿随着船的渐行渐近而渐渐紧张,希望也渐渐高涨,可是船到楼头无情地继续前行,当她意识到这并不是她等待的船儿时,她的失望情何以堪!

  “斜晖脉脉水悠悠”,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早上满腔的期望都随落日渐渐黯淡。这斜晖尚且脉脉含情,无限同情女主人公不幸境遇,为什么她盼望的人却如此薄情寡义,弃她于不顾呢?那悠悠流去的水,是女主人公心中不尽的柔情,是她一日日逝去的青春年华,不也是她绵绵不绝的无限愁情么?

  “肠断白苹州”,在愁情满怀、斜晖渐去的时候,女主人公的目光偏偏又遇到了他们当年分手的白苹州,这怎么能叫她不肝肠寸断呢?朱光潜认为“把‘肠断白苹洲’五字删去,意味更觉无穷。”因前几句已写出一个倚楼等待离人归来却一再失望的思妇形象。“斜辉”句景中有情,足以给人无限联想的空间,再以“断肠”涂饰,便一泻无余,神形俱失,遂成败笔。这是很有道理的。

  词是注重作家主观抒情的艺术形式。这首小令,情真意切,生动自然,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词中出现的楼头、船帆、斜晖、江水、小洲,这些互不相干的客观存在物,思妇的由盼郎归来的喜悦到“肠断白苹洲”的痛苦失望,这些人物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作家经过精巧的艺术构思,使之成为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作家的思想感情像一座桥梁,把这些景物、人物联系了起来,而且渗透到了景物描绘和人物活动之中,成了有机的艺术整体,使冰冷的楼、帆、水、洲好像有了温度,有了血肉生命,变得含情脉脉;使分散孤立的风景点,融合成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艺术画面;使人物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的心理活动完美统一地显示出来。这正是现实生活中的思妇的怨和恨,血和泪,深深地感动了作家;在这些似乎平静的字句中,跳动着作家真挚热烈的心。

  这首小令,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盘旋着一股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还有那临江的楼头,点点的船帆,悠悠的流水,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寻味,有着一种美的情趣,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这首小令,看似不动声色,轻描淡写中酝酿着炽热的感情,而且宛转起伏,顿挫有致,于不用力处看出“重笔”。

  思妇题材写的人很多,可说是个“热门题材”,但这首小令,不落俗套,很有特色。这也是个软题材,但这首小令不是软绵绵的,情调积极、健康、朴素。在有着绮靡侧艳“花间”气的温词中,这首小令可说是情真意切,清丽自然,别具一格的精品。

参考资料:

1、 潘君昭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62-63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
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池边鸟雀声稀环境静谧闲适,依着栏杆细细品评着书简上的文字。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

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
垂露圆浑有力,一笔一划又好似碎裂的云朵力劲暗藏期间。

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
请你仔细观察每一个笔画,每一寸都是圆浑流畅、筋骨俱备。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削简:古时削薄竹木成片,用以书写。后用以泛称书写﹑撰述。龙文:喻雄健的文笔。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chóu)初。
河图:儒家关於《周易》卦形来源的传说。

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yú)
垂露:书法术语。书写直画的一种形态。其收笔处如下垂露珠,垂而不落,故名。

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
入木: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
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
十年守章句,万萧空寥落!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
天长沧州路,日暮邯郸郭,
酒肆或淹留,渔潭屡栖泊。
独行备艰险,所见穷善恶。
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
皇情念淳古,时俗何浮薄。
理道资任贤,安人在求瘼。
故交负灵奇,逸气抱謇谔,
隐轸经济具,纵横建安作,
才望忽先鸣,风期无宿诺。
飘摇劳州县,迢递限言谑。
东驰眇贝丘,西顾弥虢略。
淇水徒自流,浮云不堪讬。
吾谋适可用,天路岂寥廓!
不然买山田,一身与耕凿,
且欲同鹪鹩,焉能志鸿鹤!

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
自从离开京城长安,我的心就忧郁寂寞。
 
十年守章句,万事空寥落!
十年间困守章句,可万事空自寥落。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
北行登上了蓟门,见到那茫茫的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倚着剑面对着战争风尘,令人慨然怀想汉代名将卫与霍。

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
我拂衣离开燕赵,赶着马可怅然不乐。

天长沧州路,日暮邯郸郭,
大白天走在沧洲路上,傍晚时赶到邯郸城郭。

酒肆或淹留,渔潭屡栖泊。
酒店里有时留下踪影,渔潭边常常栖身落脚。

独行备艰险,所见穷善恶。
一个人赶路备尝艰险,看尽了世上的善恶。

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
拯救穷民是我的夙愿,哪怕会杀身鼎镬。

皇情念淳古,时俗何浮薄。
皇帝的心愿在保存古风淳朴,时下的习尚却又何等轻浮浇薄。

理道资任贤,安人在求瘼。
治国之道要靠任用贤才,安定民心必须关心民瘼。

故交负灵奇,逸气抱謇谔,
二位老友都堪称奇才,超逸不凡又直言不阿。

隐轸经济具,纵横建安作,
身怀经世济民的谋略,写下了继承建安风骨的诗作。

才望忽先鸣,风期无宿诺。
才华声望早已著称,风节信谊一贯重言诺。

飘摇劳州县,迢递限言谑。
可你们各自操劳于州县,相隔千里阻隔了谈笑戏谑。

东驰眇贝丘,西顾弥虢略。
我向东神驰远望那贝丘,向西回顾尽头是虢略。

淇水徒自流,浮云不堪讬。
淇水空自流过,浮云也不能寄信请托。

吾谋适可用,天路岂寥廓!
我的才略倘能被赏识任用,登天之路就不会茫无着落。

不然买山田,一身与耕凿,
不然再买下几亩山田,亲自挖井耕作。

且欲同鹪鹩,焉能志鸿鹤!
姑且自比那鹪鹩,哪能有志于鸿鹄。

参考资料:

1、 吴湘洲选注.高适·岑参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8月:第48页2、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谢楚发译注.高适岑参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45页

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
 
十年守章句,万事空寥落!
章句:本指章节句读,诗中指为仕进而读书。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风尘:边地多风沙,此处兼指战伐之气。  卫:指汉武帝时名将卫青,曾先后四次出击匈奴,获大胜。霍:指汉代名将霍去病。

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
拂(fú)衣:古人要起行,必先拂其衣,后常用来指洒脱离去。燕赵:皆用古称,指战国时燕国(今河北北部和北京市)、赵国(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部、河南省北部)一带。

天长沧州路,日暮邯郸郭,
沧(cāng)洲:水曲之地,后世常以指隐者居住的地方。

酒肆或淹留,渔潭屡栖泊。

独行备艰险,所见穷善恶。

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
刍(chú)荛(ráo):打草砍柴的人,诗中指贫民百姓。刍:割草。荛:柴草。干(gān):犯。鼎(dǐng)镬(huò):诗中指烹煮酷刑。

皇情念淳古,时俗何浮薄。

理道资任贤,安人在求瘼。
理道:即治道,“治”字避唐高宗李治讳而改为“理”。安人:即安民。“民”字避唐太宗李世民讳而改为“人”。求瘼(mò):访求民间疾苦。

故交负灵奇,逸气抱謇谔,
故交:指薛据及郭微。灵奇:不同凡俗的才气。謇(jiǎn)谔(è):正直。

隐轸经济具,纵横建安作,

经济具:经世济民之材。建安作:具有建安风格的诗文。

才望忽先鸣,风期无宿诺。
鸣:突出地表现出来。风期:指风节。

飘摇劳州县,迢递限言谑。
劳州县:操劳于州县的吏务。迢(tiáo)递(dì):路途遥远。限:阻隔。

东驰眇贝丘,西顾弥虢略。
贝丘:古地名,同名者有三处,诗中指春秋齐国之贝丘,在今山东省博兴县南贝丘乡。虢(guó)略:地名,因春秋虢国境界而得称。今河南省灵宝县城旧称虢略镇,即其地。贝丘、虢略,当为薜、郭所在之地。

淇水徒自流,浮云不堪讬。

吾谋适可用,天路岂寥廓!

天路:原指登天之路,诗中比喻指显达、实现抱负之路。

不然买山田,一身与耕凿,
耕凿(záo):指隐居不仕。

且欲同鹪鹩,焉能志鸿鹤!
鹪(jiāo)鹞(liáo):一种善于筑巢的小鸟。鸿(hóng)鹤(hè):即鸿鹄,比喻有大志向的人。

参考资料:

1、 吴湘洲选注.高适·岑参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8月:第48页2、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谢楚发译注.高适岑参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45页
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
十年守章句,万萧空寥落!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
天长沧州路,日暮邯郸郭,
酒肆或淹留,渔潭屡栖泊。
独行备艰险,所见穷善恶。
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
皇情念淳古,时俗何浮薄。
理道资任贤,安人在求瘼。
故交负灵奇,逸气抱謇谔,
隐轸经济具,纵横建安作,
才望忽先鸣,风期无宿诺。
飘摇劳州县,迢递限言谑。
东驰眇贝丘,西顾弥虢略。
淇水徒自流,浮云不堪讬。
吾谋适可用,天路岂寥廓!
不然买山田,一身与耕凿,
且欲同鹪鹩,焉能志鸿鹤!

第一部分

  从开始到“安人在求瘼”二十二句为第一部份,叙述早年之经历和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开篇诗人就截取“别京华”这一经历,将自己萧条冷落的悲凉心境倾吐出来。诗人二十岁时初到长安,踌躇满志,想在长安建功立业,但“布衣不得干明主”的现实打破了他的幻想。严酷的现实使他猛然醒悟,出生贫寒的诗人根本没有进身之机。第二句中用一“乃”字,不但表现出诗人由希望到失望的心理转折,而且巧妙地过渡到下文的叙述。在天真的诗人面前,“别京华”只是他仕途不幸的开始。紧接着“十年守章句,万萧空寥落”十字,又叙写了自己以“章句”之学求仕的巨大挫折。文路不通,改走武路,诗人“单车入燕赵”(《酬裴员外以诗代诗》),欲从军边疆,沙场报国建功。他“登蓟门”而遥望,只见沙漠之茫茫,“风尘”(喻边患)之四起,痛悼时艰,“倚剑”感愤,但不料请缨无路,报国无门,不禁遥想汉代的卫青、霍去病得遇雄主,驰骋疆场,建不朽之功业,垂万古之英名,自己却空怀抱国志不免感慨万分。紧接着以“拂衣”、“驱马”两个动作描写,把他对权势压抑的睥睨之态,曲郁难伸的失意之情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他怀着一腔愤懑走向社会下层。“沧州”(水曲之地,此指隐居者所居的地方)路上留下了他的足迹,邯郸城廓闪动着他的身影,时而“淹留”于“酒肆”之中,时而“栖泊”于“渔潭”之上,孤独寂寞,尝尽“艰险”;人间“善恶”无不穷尽。然而,诗人“穷且益坚”,长期的挫折,更激励他昂扬奋发。“艰险”的生活,使他对人民的苦难有深刻的了解,更唤起他济世救民的壮志。因此文势至此,突起波澜,唱出了“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的宏伟抱负。“刍荛”,本指割草打柴的人,此指广大穷苦人民,“鼎镬”,是古代施行烹煮酷刑的容器。两句意思是:我愿意拯救老百姓的苦难,谁还顾及由此而触怒当权者而遭到致命的酷刑呢?紧接着“皇情”二字,以纯朴敦厚的上古遗风,与当今“浮薄”的“时俗”相对比,证明了自己主张的合理性,并进而提出“任贤”“安人”“求瘼”(瘼,疾病,此指人民的疾苦)的具体措施。以上六句,言简意赅,可谓诗人一生政治理想的纲要。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故交”以下六句。先宕开一笔,以己及人,回应“酬薛三据”的题旨,继而以“灵奇”赞其不同凡俗的才气;以“謇谔”颂其耿直敢言的品格;以“隐轸”夸其经世济民才略的富盛,以“建安风骨”喻其诗作的慷慨激昂,至于才能声望的“先鸣”,风度信谊的超拔和真诚,那更是有口皆碑。薛据虽“自持才名”,但不过主簿县令而已,郭微亦不过一“少府”。这不但不能一展大志,而且为“州县”琐萧所羁,为地域的阻隔所“限”,连“言谑”之机也没有,只能神“驰”“贝丘”,“西顾虢略”(贝丘,今山东博兴县南。虢略,今河南嵩县西北,可能是薛郭二人所在之地),遥寄相思罢了,这其实就是对他们极大的讽刺。所以,诗人的感情再度强烈地喷发出来。“淇水”东流,“浮云”飘逝,己之理想俱“不堪托”,一种时不我待的焦虑,一腔为国为民的热忱,使诗人不禁发出“吾谋适可用,天路岂寥廓”的强烈呼喊。最后四句,以“不然”二字再一转折,设想自己若不被赏识,决心“耕凿”一生,自食其力。如“鹪鹩”营巢,一枝足矣自况(见《庄子·逍遥游》),就不能效“鸿鹤”高飞,一举千里。这个结尾,从字面上看,似乎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潇洒出尘的恬静心情,其实是正话反说,他一生对政治十分热衷,决没有真正归隐的想法,诗人的愤懑之情是不难体会到的。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登凉州尹台寺

: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在这塞外苦寒之地,直到三月春半时,梨花才开始绽放。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
于是我同寺中的老僧吃完饭,又登上了夫人台。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
那清越的歌声令白云停遏,那优美而淡雅的琴韵像清风飒然吹过一般。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我也应该倒骑着马,像山公那样酩酊大醉而归。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89-190页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因从老僧饭,更(gèng)上夫人台。
因:副词,于是。更:复再。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sà)来。
云不去:典出《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山公:即晋山简。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89-190页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这是一首极具情趣的塞外踏春诗。全诗从三月春始至、梨花迟迟开之景入手,给人以奇异惊喜之感,让人不由对漠北温馨的一面倍感心怡;于是诗人登山赏花,遂入禅寺,得见寺中古迹;然后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潜心品味“只应天上有”的绝妙韵律;最后以古人放达、游牧的故事中衬托自己此时此刻陶醉其间的心情。诗文在意兴盎然的情趣中结束,读来仍感余韵绵绵,结尾一联与王维“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更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89-190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