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怀古二首

: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成千上万的彩船行驶在运河两岸的翠柳中间,但这支船队载到扬州后再也没有回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应该是上天教人们开通汴河,这里一千余里的地面上看不到一座山峦。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但是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畅通无阻。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如果不是修龙舟巡幸江都的事情,隋炀帝的功绩可以和大禹平分秋色。

参考资料:

1、 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 .古代汉语字典 .北京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5 :236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416 .

万艘龙舸(gě)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舸:大船。载到扬州尽不还:隋炀帝杨广游览扬州时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

应是到教(jiào)开汴(biàn)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汴水:汴河,即通济渠。

尽道隋(suí)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yǔ)论功不较多。
水殿龙舟事:隋炀帝下扬州乘龙舟的风景的事。共禹论功:作者在这里肯定了隋朝大运河的积极意义,是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比的。

参考资料:

1、 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 .古代汉语字典 .北京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5 :236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416 .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第一首诗的“万艘龙舸”代指隋炀帝的船队。全诗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诗中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的历史事实。诗说当年的浩然盛大的场面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实质是说当时的唐帝国早已是连隋炀帝时也比不得了。这是对当政者的警训,意味深长。

  第二首诗第一句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而以第二句反面设难,予以批驳。诗中说:很多研究隋朝灭亡原因的人都归咎于运河,视为一大祸根,然而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交通显著改善,对经济联系与政治统一有莫大好处,历史作用深远。用“至今”二字,以表其造福后世时间之长;说“千里”,以见因之得益的地域之辽阔;“赖”字则表明其为国计民生之不可缺少,更带赞许的意味。此句强调大运河的百年大利,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使人耳目一新。这就是唐人咏史怀古诗常用的“翻案法”。翻案法可以使议论新颖,发人所未发,但要做到不悖情理,却是不易的。大运河固然有利于后世,但隋炀帝的暴行还是暴行,皮日休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看开河这件事的。当年运河竣工后,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自己乘坐高达四层的“龙舟”,还有高三层、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此外杂船无数。船只相衔长达三百余里,仅挽大船的人几近万数,均著彩服,水陆照亮,所谓“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其奢侈糜费实为史所罕闻。第三句“水殿龙舟事”即指此而言。

  作者对隋炀帝的批斥是十分明显的。然而他并不直说。第四句忽然举出大禹治水的业绩来相比,甚至用反诘句式来强调:“共禹论功不较多?”意思就是:论起功绩来,炀帝开河不比大禹治水更多些吗?这简直荒谬离奇,但由于诗人的评论,是以“若无水殿龙舟事”为前提的。仅就水利工程造福后世而言,两者确有可比之处。然而“若无”云云这个假设条件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极尽“水殿龙舟”之侈的炀帝终究不能同躬身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相与论功,流芳千古。故作者虽用了翻案法,实际上为大运河洗刷不实的“罪名”,而炀帝的罪反倒更加实际了。这种把历史上暴虐无道的昏君与传说中受人景仰的圣人并提,是欲夺故予之法。说炀帝“共禹论功不较多”,似乎是最大恭维奖许,但有“若无水殿龙舟事”一句的限制,又是彻底的剥夺。“共禹论功”一抬,“不较多”再抬,高高抬起,把分量重重地反压在“水殿龙舟事”上面,对炀帝的批判就更为严厉,谴责更为强烈。这种手法的使用,比一般正面抒发效果更好。

  此诗以议论为主,在形象思维、情韵等方面较李商隐《隋宫》一类作品不免略逊一筹;但在立意的新奇、议论的精辟和“翻案法”的妙用方面,自有其独到处,仍不失为晚唐咏史怀古诗中的佳品。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288-1289 .2、 游国恩 等 .中国文学史(二)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213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成千上万的彩船行驶在运河两岸的翠柳中间,但这支船队载到扬州后再也没有回还。
应该是上天教人们开通汴河,这里一千余里的地面上看不到一座山峦。

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但是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畅通无阻
如果不是修龙舟巡幸江都的事情,隋炀帝的功绩可以和大禹平分秋色

注释
舸:大船。
载到扬州尽不还:隋炀帝杨广游览扬州时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
汴水:汴河,即通济渠。
水殿龙舟事:隋炀帝下扬州乘龙舟的风景的事。
共禹论功:作者在这里肯定了隋朝大运河的积极意义,是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比的。

参考资料:

1、 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 .古代汉语字典 .北京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5 :236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416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赏析

  第一首诗的“万艘龙舸”代指隋炀帝的船队。全诗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诗中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的历史事实。诗说当年的浩然盛大的场面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实质是说当时的唐帝国早已是连隋炀帝时也比不得了。这是对当政者的警训,意味深长

  第二首诗第一句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而以第二句反面设难,予以批驳。诗中说:很多研究隋朝灭亡原因的人都归咎于运河,视为一大祸根,然而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交通显著改善,对经济联系与政治统一有莫大好处,历史作用深远。用“至今”二字,以表其造福后世时间之长;说“千里”,以见因之得益的地域之辽阔;“赖”字则表明其为国计民生不可缺少,更带赞许的意味。此句强调大运河的百年大利,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使人耳目一新。这就是唐人咏史怀古诗常用的“翻案法”。翻案法可以使议论新颖,发人所未发,但要做到不悖情理,却是不易的。大运河固然有利于后世,但隋炀帝的暴行还是暴行,皮日休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看开河这件事的。当年运河竣工后,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自己乘坐高达四层的“龙舟”,还有高三层、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此外杂船无数。船只相衔长达三百余里,仅挽大船的人几近万数,均著彩服,水陆照亮,所谓“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商隐《隋宫》,其奢侈糜费实为史所罕闻。第三句“水殿龙舟事”即指此而言。

  作者对隋炀帝的批斥是十分明显的。然而他并不直说。第四句忽然举出大禹治水的业绩来相比,甚至用反诘句式来强调:“共禹论功不较多?”意思就是:论起功绩来,炀帝开河不比大禹治水更多些吗?这简直荒谬离奇,但由于诗人的评论,是以“若无水殿龙舟事”为前提的。仅就水利工程造福后世而言,两者确有可比之处。然而“若无”云云这个假设条件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极尽“水殿龙舟”之侈的炀帝终究不能同躬身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相与论功,流芳千古。故作者虽用了翻案法,实际上为大运河洗刷不实的“罪名”,而炀帝的罪反倒更加实际了。这种把历史上暴虐无道的昏君与传说中受人景仰的圣人并提,是欲夺故予之法。说炀帝“共禹论功不较多”,似乎是最大恭维奖许,但有“若无水殿龙舟事”一句的限制,又是彻底的剥夺。“共禹论功”一抬,“不较多”再抬,高高抬起,把分量重重地反压在“水殿龙舟事”上面,对炀帝的批判就更为严厉,谴责更为强烈。这种手法的使用,比一般正面抒发效果更好。

  此诗以议论为主,在形象思维、情韵等方面较李商隐《隋宫》一类作品不免略逊一筹;但在立意的新奇、议论的精辟和“翻案法”的妙用方面,自有其独到处,仍不失为晚唐咏史怀古诗中的佳品。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288-1289 .2、 游国恩 等 .中国文学史(二)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213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创作背景

  隋炀帝时,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消耗了大量民力物力。唐诗中有不少作品是吟写这个历史题材的,大都指称隋亡于大运河云云。皮日休生活的时代,已走上亡隋的老路,对于历史的鉴戒,一般人的感觉已很迟钝了,而作者却以诗文的形式有意重提这一教训。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288-1289 .2、 游国恩 等 .中国文学史(二)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213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皮日休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337篇诗文

猜你喜欢

鸣皋歌送岑徵君

:
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
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
邈仙山之峻极兮,闻天籁之嘈嘈。
霜崖缟皓以合沓兮,若长风扇海涌沧溟之波涛。
玄猿绿罴,舔舕崟岌;
危柯振石,骇胆栗魄,群呼而相号。
峰峥嵘以路绝,挂星辰于崖嶅!
送君之归兮,动鸣皋之新作。
交鼓吹兮弹丝,觞清泠之池阁。
君不行兮何待?若返顾之黄鹤。
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
巾征轩兮历阻折,寻幽居兮越巘崿。
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望不见兮心氛氲,萝冥冥兮霰纷纷。
水横洞以下渌,波小声而上闻。
虎啸谷而生风,龙藏溪而吐云。
冥鹤清唳,饥鼯嚬呻。
块独处此幽默兮,愀空山而愁人。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蝘蜓嘲龙,鱼目混珍;
嫫母衣锦,西施负薪。
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于风尘!
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
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固将弃天地而遗身!
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

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
有人如岑徵君者思归鸣皋,苦阻于大雪冰封而忧心。

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
若走水路,则大河冰封,令人战战兢兢不可以渡过,河冰如龙鳞参差,不能行船。

邈仙山之峻极兮,闻天籁之嘈嘈。
若走旱路,则群山高峻,天风阵阵,难于登攀。

霜崖缟皓以合沓兮,若长风扇海涌沧溟之波涛。
白皑皑的雪崖霜峰连绵合沓,像长风吹起的海上之汹涌波涛。

玄猿绿罴,舔舕崟岌;
山峰高耸险要,山顶上有玄猿绿熊瞪目吐舌;

危柯振石,骇胆栗魄,群呼而相号。
又有枯树危石摇摇欲堕,其群呼与相号之声,无不令人骇心动魄。

峰峥嵘以路绝,挂星辰于崖嶅!
群峰峥嵘而路断,层峦叠嶂上与星辰相接。

送君之归兮,动鸣皋之新作。
我送君之将归,作《鸣皋歌》以相送。

交鼓吹兮弹丝,觞清泠之池阁。
且设饯别宴于清泠池上,伴之以鼓琴之乐。

君不行兮何待?若返顾之黄鹤。
君不行如返顾之黄鹤,还期待着什么呢?

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
想必是要一扫梁园之群英,欲振大雅于东洛。

巾征轩兮历阻折,寻幽居兮越巘崿。
一展雄才而后始上征轩,历经阻折,翻山越岭,以入陇居。

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去过那种坐白石而赏清月,弹松风而寂万壑的宁静生活吧。

望不见兮心氛氲,萝冥冥兮霰纷纷。
自君去后,我怅望不见而心烦意乱,想象在鸣皋山中,松萝昏暗而雪霰纷纷;

水横洞以下渌,波小声而上闻。
泉水穿崖过洞,一清见底,流水声声,流喧不已;

虎啸谷而生风,龙藏溪而吐云。
虎啸生风,震响山谷,龙藏深澳,吐云洞中。

冥鹤清唳,饥鼯嚬呻。
更有夜鹤清亮的鸣叫,饥鼯蹙眉而呻吟。

块独处此幽默兮,愀空山而愁人。
块然独居如此清寂之地,真使人为之揪心担忧。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当今之世,小人得志如群鸡旋聚而争食于朝堂,君子失势却如孤凤无都而远飞于山林。

蝘蜓嘲龙,鱼目混珍;
是非不分如同蜥蜴敢笑巨龙,而鱼目可以混同珍珠。

嫫母衣锦,西施负薪。
美女不如丑女,嫫母衣锦入宠,而使美女西施负薪为奴。

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于风尘!
这一切何异于使高士巢父、许由囚于轩车冠冕,让夔、龙这样的贤臣沦落于风尘之中?

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
申包胥哭于秦庭而救楚,鲁仲连假谈笑以却奏兵。

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固将弃天地而遗身!
我实在不能学此二人沽名钓誉,矫立名节以夸耀于后世。

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
吾当遗世独立,与白鹤相狎,与君长于山水之中相亲相随。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72-275

若有人兮思鸣皋(gāo),阻积雪兮心烦劳。
若有人:指岑徵君。若,语气词。鸣皋歌送岑徵(zhēng)君:鸣皋,山名,又名九皋山,在今河南嵩县东北。岑徵君,即岑勋。徵君,美称,泛指虽应征入朝却没有任职的名士。

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dāo)
洪河:指黄河。凌:冰凌。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径度:即径渡。冰龙鳞:形容河冰参差,有如龙鳞。舠:刀形小船,字本作“刀”。

邈仙山之峻极兮,闻天籁之嘈嘈。
峻极:高大至极。

霜崖缟(gǎo)(hào)以合沓(tà)兮,若长风扇海涌沧溟之波涛。
霜崖:积霜雪之山崖。缟皓:洁白。合沓:重叠貌。

玄猿绿罴(pí),舔(tiǎn)(tàn)(yín)(jí)
玄猿:即黑色的猿猴。绿罴:毛有绿光的大熊。舕:吐舌头。崟岌:高险的山。

危柯振石,骇胆栗魄,群呼而相号。

峰峥嵘以路绝,挂星辰于崖嶅(áo)
嶅:山上的许多小石。

送君之归兮,动鸣皋之新作。

交鼓吹兮弹丝,觞(shāng)清泠之池阁。
觞:欢饮。清泠:清泠池,为宋州梁园胜地。

君不行兮何待?若返顾之黄鹤。

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
梁园之群英:指枚乘、邹阳、司马相如等人。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营造的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巾征轩兮历阻折,寻幽居兮越巘(yǎn)崿(è)
征轩:远行之车。轩,指轩车。巘崿:指山崖、峰峦。

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素月:皓洁之明月。松风:即《风入松》,琴曲名。

望不见兮心氛氲(yūn),萝冥冥兮霰(xiàn)纷纷。
氛氲:一作”纷纭“,乱貌。萝:女萝。冥冥:暗貌。霰:小冰粒。

水横洞以下渌,波小声而上闻。

虎啸谷而生风,龙藏溪而吐云。

冥鹤清唳(lì),饥鼯(wú)(pín)呻。
清唳:鹤的叫声清亮。鼯:形似松鼠的动物。嚬呻:蹙眉呻吟。

块独处此幽默兮,愀(qiǎo)空山而愁人。
块独:孤独貌。幽默:谓寂然无声。愀:忧惧貌。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yǎn)蜓嘲龙,鱼目混珍;
蝘蜓:俗称壁虎。鱼目混珍:即鱼目混珠。

(mó)母衣锦,西施负薪。
嫫母:传说为黄帝之妻,貌丑。

若使巢由桎(zhì)(gù)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kuí)龙蹩(bié)于风尘!
巢由:即巢父、许由,皆尧时之隐者。桎梏:刑具。夔龙:传说中的单足神怪动物。蹩:跋行用力貌。

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

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固将弃天地而遗身!
二子:指申包胥、鲁仲连。

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72-275
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
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
邈仙山之峻极兮,闻天籁之嘈嘈。
霜崖缟皓以合沓兮,若长风扇海涌沧溟之波涛。
玄猿绿罴,舔舕崟岌;
危柯振石,骇胆栗魄,群呼而相号。
峰峥嵘以路绝,挂星辰于崖嶅!
送君之归兮,动鸣皋之新作。
交鼓吹兮弹丝,觞清泠之池阁。
君不行兮何待?若返顾之黄鹤。
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
巾征轩兮历阻折,寻幽居兮越巘崿。
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望不见兮心氛氲,萝冥冥兮霰纷纷。
水横洞以下渌,波小声而上闻。
虎啸谷而生风,龙藏溪而吐云。
冥鹤清唳,饥鼯嚬呻。
块独处此幽默兮,愀空山而愁人。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蝘蜓嘲龙,鱼目混珍;
嫫母衣锦,西施负薪。
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于风尘!
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
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固将弃天地而遗身!
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

  此诗为李白自制歌行,用来送他的朋友岑徵君到嵩县鸣皋山隐居,故曰“鸣皋歌”,而以“送岑徵君”为其副题。同时李白还写了一首《送岑徵君归鸣皋山》,其中说到岑徵君乃相门之后,家世显赫,但也多次遭到迫害,促使岑徵君早就萌发了隐居的念头。眼看着自己的朋友就要离开宋州的梁园到嵩县鸣皋山去隐居了,面对着漫山遍野的皑皑白雪,诗人的心情特别“烦劳”。一种“天长水阔厌远涉”,一种“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感觉涌上心头。在诗人的想象中,从宋州梁园到嵩县鸣皋山竟是如此艰难和可畏。于是组成了“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至“挂星辰于岩嶅”一段描写。这是经由“烦劳”的特殊心态幻觉出来的一连串意象语汇,渡越冰封雪冻的河流是那样艰难;鸣皋山是那样的令人向往,却又那样难以企及;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也变得嘈杂难听;素裹银装的群山绵延起伏,犹如大海中长风掀起的巨浪令人生畏;甚至那些伏居深山,跳跃于“危柯振石”间的珍稀动物,也不能不“骇胆栗魄,群呼而相号”了。暗示出岑勋此时到鸣皋山隐居,实在不是一件愉快的事。“送君之归兮”至“愀空山而愁人”,笔锋一转,才正式进入送行的叙述。先记送行的情景:“交鼓吹兮弹丝,觞清泠之池阁”,酒酣耳热,丝竹并奏之情如见;接着赞岑徵君的为人:“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作文赋诗,风流儒雅之态可想而知;再想象其幽居的乐趣:“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回归自然,抱朴含真之趣可亲,继而是对友人深情的关注与怀念:“块独处此幽默兮,愀空山而愁人”。诗人想象中的鸣皋山,并不是“两岸桃花夹去津”的桃源乐土,而是有虎啸、有龙吟,有“冥鹤清唳,饥鼯呻嚬”的充满着躁动不安和不平之鸣的世界。这里诗人以暗示、对比、烘托等手法,暗示山居野处,虎卧龙潜,遗世独立,并非最佳之所。

  至此,李白的激情又一次爆发出来,于是有了“鸡聚族以争食”,至结尾的第三段文字。像岑徵君这样的志士只能遗世独立于山中,而鸡鸣狗盗之徒却窃踞魏阙。因此诗人发出了高亢激越的音响:“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乎夔龙蹩于风尘。”这是古今志士的一种宿命。所谓“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李颀《杂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巢由与夔龙尚且不能勉强凑合在一起,更何况与鸡鹜争食,与蝘蜓混居。于是接着又引申包胥与鲁仲连为例,说明岑徵君不愿学,亦不必学。他遗弃了沽名耀世的殊勋与荣誉,却获得了人生的解放与自由。这里的“吾”,不是李白自谓,而是代岑徵君立言。此时的李白已经化为一只白鸥,并借岑徵君之口,邀约他早一天也能飞到鸣皋山去。那时,他也就可超越尘世的束缚而遨游于天地之间了。

  这是一首骚体诗。骚体诗自魏晋后沉寂了四五百年,在李白笔下,又一次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这首歌行的句式、语言、音节、韵味,那种酣畅淋漓,纵横驰骋,惊心骇目,声势夺人的气魄,以及那些借助于含混、暖昧、朦胧的意象所形成的梦幻般的艺术效果,是李白的独创。而选择这种古老的文学形式,是因为他此时的遭遇和心境太像屈原了。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51-154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一百五日夜对月

: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没有家人一起过这寒食节,此时的眼泪也像金波一样涌动不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如果砍去了月中的桂树,月亮的光辉会更加清澈皎洁吧?

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
月亮偏在离别时散播光泽,想必思念故人会使得妻子为之蹙眉吧。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牛郎织女愁思漫漫,每年秋天七夕尚能团聚,而我何时才能与家人团聚?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无家:没有房舍,没有家庭。此处说的是没有家人和自己在一起。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 “百五节”,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天。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即指月光。

(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斫却:砍掉。一作“折尽”。月中桂:指的是传说中月宫所植的桂树,此处暗用了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清光:清亮的光辉。此指月光。

(pǐ)离放红蕊,想像嚬(pín)青蛾。
仳离:别离。旧指妇女被遗弃二离去。红蕊:红花。想像:意思是想念故人的样子。嚬:同“颦”,皱眉,蹙眉,使动用法,使……蹙眉的意思。青蛾:旧时女子用青黛画的眉。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牛女:即牛郎与织女。秋期:指七夕。牛郎织女约会之期。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此诗作于诗人困居长安时期,它同《月夜》一样抒发了夫妻二人分隔两地的离情,同时也透露了天下乱离才会造成家人分离的社会现实。全诗通过神话故事和浪漫想象,运用巧点题、偷春格等艺术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在寒食之夜思念亲人的悲伤之情,诗中神话的运用既展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又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独具特色,堪称兼具了思想情感真实博大和艺术手法圆融贯通的佳作。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这两句诗是交待作者当时仍然被困在沦陷的长安,而妻儿却都在鄜州,不知生死,所以此处说“无家”实际上是指没有家人在身边,也不知家人生死的意思。诗中首句“寒食”二字与题目中的“一百五日”相互照应。第二句“有泪如金波”。“有泪”同上文的“无家”相对,表现出亲人离散的悲哀。“金波”指的是月光撒入水中犹如金波。在这一句中,杜甫实际上是借“金波”来说自己的泪水。月光入水而金光闪烁,自己此时的眼泪也像金波一样涌动不止。这也是诗人对安史之乱造成人民流离失所的无声控诉。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两句是诗人的想象,写的是自己思念妻子却不能与之相聚时所产生的奇特想象,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妻儿团聚的期望。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娥”句,清人仇兆鳌认为此处“青娥”应为“青蛾”。但联系前面所提到的“月波”“月中桂”,后面的 “牛女”“渡河”等词句可知作者处处在围绕“月”展开联想,叙写心怀,该句中的“青娥”也应是指与月有密切关系的嫦娥,暗指妻子,而不是“青蛾” 。再者,从句意来说,“想像颦青娥 ” 的意思是想念故人使得青娥蹙眉了,若做“青蛾”则无法与诗意相符。这句运用透过一层的写法,借自己想象妻子思念自己而忧伤不已的样子来表达夫妇分隔两地的愁苦之情。

  最后“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两句是借用牛郎织女七夕相聚的神话故事来反衬自己与妻子不能相聚的悲苦。在这首诗中,杜甫借用神话故事和想象将自己在寒食之夜对月思人的悲伤情怀书写的淋漓尽致。诗的结尾感叹牛郎织女尚能相聚,从侧面反映了安史之乱带来亲人天各一方的苦难。

  这首诗在艺术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切入点的选择十分精当,即“顺时应月”。标题为“一百五日夜对月”便独具匠心。唐人诗中往往称“寒食”而不称“一百五日”。此处杜甫题为“一百五日”意在突出自己离开家人已经很长时间了。而寒食近清明,该是怀亲思祖之时,夜月可看人喜也可使人愁,于诗人而言,当时心处于伤感之期,离家之痛,流泪自悲乃为必然,因而诗首联是面临寒食自己却是有家如无家,令人难堪,潸然泪下,似月光之洒落挥下。既点了题,又引入了离愁思念,为下几句的展开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是艺术想象的运用奇特又浪漫。在这首诗中,作者用吴刚伐桂表明自己的思念,用青娥长恨想象妻子的愁颜,用牛郎织女相会反衬自己的悲苦。诗人的想象始终与“月”挂钩,既要有美好的想象,又要与自己思念的闺中人联系起来。第三联想象尤为奇特而浪漫,此联分两个层次,一曰景,即诗人想象的境界中,一片丹桂花尽情绽放,呈现了满园春色的美丽情景,为下一句作伏笔;二曰想象中的闺中人,即在花色弥漫中似乎隐隐约约地看到了闺中人的思念遥远地乡亲人的愁容。诗中神话故事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闺中人一份更深的爱,增加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

  三是巧妙的开脱与宽慰。杜甫毕竟在社会中得到沉浮磨练的诗人,不能因为被拘伏而自虐于悲愁之中,应在心理上找寻一种解脱,不让怨闷自服而伤己。末联两句说,诗人抬头望月,又见到了牛郎织女二星,他们是隔天河相望,每年七月七日才能渡河相见,而仅是一次短暂重逢的机会,想来他们之间的悲伤离情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然而自己没有天河之隔,拘于长安也是短暂的羁束,相逢之日就在前面。相比之下,自己的确应该莞尔一笑感到一些宽慰。这就是诗人的巧妙开怀解脱。前人吴瞻泰说:“结用牛女,彼此双绾,用秋期倒应寒食,布局之整,线索之细,真所谓隐隐隆隆,蛛丝马迹也。”

  此外,偷春格手法的运用同样为人所称道。律诗中一般是颔联成对而首联随意,首联成对而颔联不对者就被称做“偷春格”,杜甫的这首诗首联是对句,颔联本应是对句却并非对句。这样的谋篇打破常规,别具一格。

  杜甫的这首《一百五日夜对月》正是通过神话故事,运用浪漫想象和多种艺术手法将自己在寒食节之夜思念亲人的感情表达出来的。它同《月夜》一样,是兼具了思想情感真实博大和艺术手法圆融贯通的好诗。

参考资料:

1、 陆坚.千里共婵娟:中华中秋月亮诗词品读.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206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登柳州峨山

: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一个秋天的中午我登上了荒山,独自一人形影孤单意乱心烦。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无可奈何望不到故乡的踪影,西北方向尽是融州的高大山峦。

参考资料:

1、 吴文治注评.柳宗元诗文选评:三秦出版社,2004年07月:5-62、 谢汉强主编.柳宗元柳州诗文选读: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12:81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yōu)悠。
峨山:现名鹅山,在柳州市区西部,其形似鹅,是柳州市区内第一高山,已建成公园。荒山:指峨山。柳宗元在《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中说,“峨山在野中,无麓”。悠悠:指无限的忧思。如何:奈何。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róng)州。
乡:故乡。这里是指京城长安。融州:唐武德四年置,古称融州、玉融州,治所在今融水苗族自治县。

参考资料:

1、 吴文治注评.柳宗元诗文选评:三秦出版社,2004年07月:5-62、 谢汉强主编.柳宗元柳州诗文选读: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12:81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这首诗就眼前景下笔,“秋”点节令,“午”点时间,“荒山”即峨山,荒凉萧疏,写景为抒写“意悠悠”之情作渲染。身遭贬谪,远离家乡,独上荒山,心绪万千,可见“意悠悠”涵盖着诗人当时复杂纷繁的情感。第三句虚接,转出“望乡”情,这悠悠情思中,乡情是诗人当前最重要的情愫。然而,登上峨山望乡,“西北是融州”,隔断了诗人的视线,故乡不可见。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显得自然和淡,含蓄有味。诗人先写“荒山”,后写“独上”,最后以疑问作结:为什么我望乡的地方,偏偏却只见融州。下面让读者自己去回味、深思,以想象和推论作补充。这里没有秾丽鲜艳的色彩,没有絮絮滔滔的叙述,仅仅二十字,既构思完整,又感情充沛。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这首诗实景虚写,表面是题写山水,实际抒发其归国无路的隐痛。作者以眼前之景,道难言之苦,构想自然,神妙无比。又蕴含离乡之情、迁谪之思,言简意赅,语近情遥,深于哀怨,真是绝妙好诗。

参考资料:

1、 (唐)白居易等著;王一娟,傅绍良选注.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诗精选200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10:3112、 金涛.柳宗元诗文赏析集:巴蜀书社,1989年03月:249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登瓦官阁

:
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
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
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
杳出霄汉上,仰攀日月行。
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
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
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
雷作百山动,神扶万栱倾。
灵光何足贵? 长此镇吴京。

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
凌晨即起,高攀瓦官寺中高阁,远远望去,金陵城尽在眼中

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
北边是巍峨的钟山,南面的阁檐正对着浩荡的淮河水。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
寺庙中传来的颂经声里,天花如雨乱坠;合奏的乐音如同天籁齐鸣。

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
两侧的庙廊鼓声隆隆,飞檐四角的铁马片在风中沉吟叮叮。

杳出霄汉上,仰攀日月行。
阁高耸入云霄,举头仿佛可以将日月攀缘。

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
钟山秋色萧条,霸王之气耗尽;悠久的历史有多少忧伤的故事沉积。

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
夜幕中云海寥廓无边,巍峨的宫观几乎与云海齐平。

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
只有门匾上书写的“阊阖”,楼匾中提写的“凤凰”等字尚依稀可辩。

雷作百山动,神扶万栱倾。
雷声隆隆,万山震撼,屋拱欲倾,神人来扶助。

灵光何足贵? 长此镇吴京。
灵光殿何足珍贵?用它可以长期保佑金陵城。

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
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
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
杳出霄汉上,仰攀日月行。
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
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
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
雷作百山动,神扶万栱倾。
灵光何足贵? 长此镇吴京。

  瓦官阁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位于南京。此诗明显不是战乱年代所作,估计作于中年。

  此诗流畅明快,一路对仗下来,可见李白的感动心情。几乎不用典故,明了清晰,白描风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发潭州

: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昨天夜里在长沙痛饮沉醉而眠,今天拂晓就伴着湘江两岸的明媚春色远行。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环顾四周,只有江岸上春风中飞舞的落花为我送行。船桅上的春燕呢喃作语,似乎在亲切地挽留我。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
西汉时的贾谊才能世上少有,初唐时的褚遂良书法绝伦无比。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两人在不同的时代都曾名高一时,但是都被贬抑而死。这不堪回首的往事,真是令人黯然神伤。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xiāng)水春。
湘水:即湘江。

岸花飞送客,樯(qiáng)燕语留人。
樯燕:船桅上的燕子。

贾傅才未有,褚(chǔ)公书绝伦。
贾傅:即汉代贾谊 。因曾官长沙王太傅,故称。褚公:指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绝伦:无与伦比。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名高:盛名,名声大。回首:回想,回忆。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首联紧扣题面,点明题意,但又含蕴着奔波无定、生计日窘的悲辛。杜甫本来是“性豪业嗜酒”的,何况是天涯沦落,前途渺茫,所以夜来痛饮沉醉而眠,其中饱含着借酒浇愁的无限辛酸。天明之后,湘江两岸一派春色,诗人却要孤舟远行,黯然伤情的心绪自然流露出来。

  颔联紧承首联,描写启程时的情景。诗人扬帆启航,环顾四周,只有岸上春风中飞舞的落花在为他送行;船桅上的春燕呢喃作语,似乎在亲切地挽留他,一种浓重的寂寥凄楚之情溢于言表。岸上风吹落花,樯桅春燕作语,这原本是极普通的自然现象,但诗人“以我观物”,而使“物色带情”,赋予落花、飞燕以人的感情来“送客”、“留人”,这就有力地渲染了一种十分悲凉冷落的气氛,这种气氛生动地表现了世情的淡薄,人不如岸花樯燕;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辗转流徙、飘荡无依的深沉感喟。这一联情景妙合无垠,有着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梁代诗人何逊《赠诸旧游》一诗中,有“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之句,写得很工致。杜甫这一联似从此脱化而来。但诗人在艺术上进行了新的创造,他用拟人化手法,把花、鸟写得如此楚楚动人,以寄寓孤寂寥落之情,这就不是何逊诗所能比拟的。

  颈联是用典抒情。诗人登舟而行,百感交集,情不能已,浮想联翩。身处湘地,他很自然地想到西汉时的贾谊,因才高而为大臣所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他又想到初唐时的褚遂良,书法冠绝一时,因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为潭州都督。历史上的才人志士命运是何等相似,诗人也正是因为疏救房琯,离开朝廷而沉沦不遇。正因为如此,这两位古人的遭遇才引起诗人感情上强烈的共鸣。诗人是在借古人以抒写情怀。前人论及诗中用典时强调以“不隔”为佳,就是说不要因为用典而使诗句晦涩难懂,杜甫这里用典,因是触景而联想,十分妥贴,“借人形己”,手法高妙。

  诗的最后一联进一步借古人以抒怀,直接抒发诗人沦落他乡、抱负不能施展的情怀。贾谊、褚遂良在不同的时代都名高一时,但俱被贬抑而死,而诗人流落荆、湘一带,漂泊无依,世事不堪回首,沉郁悲愤之情在这里达到了高潮。诗人感叹身世、忧国伤时的愁绪,如湘水一样悠长。

  这首五言律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或托物寓意,或用典言情,或直接抒怀,句句含情,百转千回,创造了深切感人、沉郁深婉的艺术意境,成为杜甫晚年诗作中的名篇。

参考资料:

1、 王启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96-597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