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

: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洒满庭中的月光啊,像院里的梨花一样白,你可照见我那思念的人儿么,相隔万里多少关塞。绣衣上一双金雁展翅欲飞,泪湿罗衫时更愁欢情难再。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看小园绿草凄凄,想起故乡弯弯的越溪。杨柳轻舞着依依春情,春燕归来带着无边的春意。燕归人却不归来,不知何时才能与他相聚。

参考资料:

1、 邱美琼,胡建次编著.温庭筠词全集 汇校汇注汇评:崇文书局,2015.08:第16页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yàn)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满宫:犹“满室”。故人:友人。这里实指远人。金雁:指绣衣上的图案,此指远方亲人来函。古人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越溪:水名,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省境内,相传西施曾在此溪中浣纱。曲:弯曲幽深的地方。依依:轻柔的样子。君:指远离家乡之男子。一说,指宫女。燕:雪本作“雁”。

参考资料:

1、 邱美琼,胡建次编著.温庭筠词全集 汇校汇注汇评:崇文书局,2015.08:第16页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此词写思乡怀人之情。上片以眼前之景,引出春光流逝,故人万里,音信疏隔,悲思深重。下片先设想家乡情景,复以故人盼归抒己怀乡之情。这首词情致凄恻,音促而语婉。语言贴合温词造语精工、密丽浓艳的风格。

  此词上片写宫廷光景,明月相照,梨花盛开,正是初春季节。开首一句,既点明时当春夜,又有“花好月圆”之意。然而词人笔锋一转,下句说远人被“万里关山”所“隔”和金雁双飞,则月圆而人不圆,自然兴起下两句弹筝寄意而泪沾绣衣,其情与景的对比格外鲜明强烈。一往情深的思念,镕铸在这两句中。

  下片女子以越女西施自况,西施虽然色美,又当芳草又绿,杨柳依依,其奈“燕归人不归”。让人想起《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名句。寂寞和惆怅,又在言外。

  这是一首宫词,章法颇为别致。全篇于清绮流丽中弥漫着深长的伤感意味,虽不作激烈情绪迸发语,但自能以真切浓挚的怨思动人。

参考资料:

1、 唐五代词选.唐五代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33页2、 王克俭主编,温庭筠.晏殊诗词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2001:第72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洒满庭中的月光啊,像院里的梨花一样白,你可照见我那思念的人儿么,相隔万里多少关塞。绣衣上一双金雁展翅欲飞,泪湿罗衫时更愁欢情难再。
看小园绿草凄凄,想起故乡弯弯的越溪。杨柳轻舞着依依春情,春燕归来带着无边的春意。燕归人却不归来,不知时才能与他相聚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晚云烘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满宫:犹“满室”。
故人友人。这里实指远人。
金雁:指绣衣上的图案,此指远方亲人来函。古人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家住”句:以西施自况。
越溪:水名,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省境内,相传西施曾在此溪中浣纱。
曲:弯曲幽深的地方
依依:轻柔的样子。
君:指远离家乡男子。一说,指宫女。
燕:雪本作“雁”。

参考资料:

1、 邱美琼,胡建次编著.温庭筠词全集 汇校汇注汇评:崇文书局,2015.08:第16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创作背景

  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代不详。这首《菩萨蛮》描述的是一位思念边塞守关将士思妇。温庭筠的词中描写歌舞伎女、嫔妃宫女的次数比较多,为守关将士的妻子掬一把同情泪的时候较少。但在晚唐时期,同家动乱,边疆常犯骚乱,众多将二七在边疆戍守打仗常年不归,他们和家人两地远隔,彼此思念却终年无法团聚的状况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如今在长安生活多年,他又亲眼看见这些戍守边关将士们的家人的生活状况,忍不住再为他们写下词作。

参考资料:

1、 丁龙.唐诗是一曲风流 温庭筠诗传:时事出版社,2015:184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赏析

  此词写思乡怀人之情。上片以眼前之景,引出春光流逝,故人万里,音信疏隔,悲思深重。下片先设想家乡情景,复以故人盼归抒己怀乡之情。这首词情致凄恻,音促而语婉。语言贴合温词造语精工、密丽浓艳的风格。

  此词上片写宫廷光景,明月相照,梨花盛开,正是初春季节。开首一句,既点明时当春夜,又有“花好月圆”之意。然而词人笔锋一转,下句说远人被“万里关山”所“隔”和金雁双飞,则月圆而人不圆,自然兴起下两句弹筝寄意而泪沾绣衣,其情与景的对比格外鲜明强烈。一往情深的思念,镕铸在这两句中。

  下片女子以越女西施自况,西施虽然色美,又当芳草又绿,杨柳依依,其奈“燕归人不归”。让人想起《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名句。寂寞惆怅,又在言外。

  这是一首宫词,章法颇为别致。全篇于清绮流丽中弥漫着深长的伤感意味,虽不作激烈情绪迸发语,但自能以真切浓挚的怨思动人。

参考资料:

1、 五代词选.唐五代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33页2、 克俭主编,温庭筠.晏殊诗词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2001:第72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351篇诗文

猜你喜欢

发白马

: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将军从白马津出发,张展旌旗跨渡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箫鼓声震动川岳,气势壮大如海上涌起的波涛。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武安县有战事,战事浩大,把武安县的屋瓦全都震落了,但战场上兵士气势昂扬,没有慷慨的悲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铁骑如若是在雪山上行走,那马饮的水之多,能让滹沱河的水全部干涸。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战争在最西部的月窟发起,后来又转战到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倚剑登上燕然山,那里边峰嵯峨,战争频繁。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万里之外十分萧条,唯有五原的耕作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希望能够一扫大漠对中原的威胁,能以武力制伏大漠的胡虏。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白马: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

箫鼓聒(guō)川岳,沧溟(míng)涌涛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武安有振瓦:这里运用的是典故。《史记》中记载:秦国伐魏,赵王令赵奢救魏,秦军驻军在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震。武安,在今河北武安。易水无寒歌:这里运用荆轲的事。荆轲刺秦之前,与高渐离慷慨悲歌,高为之送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hé)(hū)(tuó)
滹沱:河名。在河北西南部,为子牙河的北源。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月窟:月生之处,最西边。略朝那:略,取的意思。朝那,是古代的城市名,旧址在今宁夏固原。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cuó)(é)
燕然:燕然山,在今内蒙古境内。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五原:郡县名。治所在今陕西定边。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jí)金戈。
戢:收藏兵器。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此诗歌颂中原汉族政权的一位将军发兵出征,讨伐胡兵,大获全胜后,刻石勒功,肃清边患,使边民过上太平生活。

  全诗分两段。“朝那”以上为第一段,写发兵攻伐。首二句写发兵行军,旌旗逶迤,渡过黄河。“箫鼓”四句写军队声势浩大,箫鼓响彻山川,如同大海波涛,屋瓦为之震动,将士士气高涨,歌声嘹亮。“铁骑”二句写军队之众多。“扬兵”二句写略地之广阔。“倚剑”以下为第二段。写战胜后的局面。“倚剑”二句写战胜勒功,烽燧戒备森严。“萧条”二句写边地和平景象。末二句写扫清边患后,收兵束甲,不再用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寒食

: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二月的江南花开满枝头,在他乡过寒食节足够悲哀了。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贫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饭的,不仅仅是明天才吃子推这样的冷食。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寒食:《荆楚岁时记》:“去冬(至)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后来即于清明前一日为寒食。二月: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一月上旬,或是冬至到来年二月间有闰月,则寒食就在二月。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无烟火:寒食节禁火,但穷人常常断炊,不禁也无火。明朝(zhāo):明天。子推:介子推,春秋时人。介子推即与其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文公遍寻他不见,便焚山求索,结果被烧死。后人为纪念他,于寒食节日不举烟火。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二月的江南花开满枝头,在他乡过寒食节足够悲哀了。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经花满枝头。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生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匹配的应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外的写出了“堪悲”。作者是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加之,这里的“寒食”,还暗含少食、无食的意味,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可悲了。

  诗中常常以哀景写哀情,即陪衬的艺术手法。而此诗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却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丽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景色,便于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乐景只能倍增其哀。恰当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表情也更有力量。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贫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饭的,不仅仅是明天才吃子推这样的冷食。

  此诗借咏「寒食」写寒士的辛酸,却并不在「贫」字上大作文章。试看晚唐张友正《寒食日献郡守》:「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就其从寒食断火逗起贫居无烟、借题发挥而言,艺术构思显有因袭孟诗的痕迹。然而,它言贫之意太切,清点了一番家产不算,刚说「堪笑」、「堪怜」,又道「惭愧」;说罢「断火」,又说「无烟」。不但词芜句累,且嫌做作,感人反不深。远不如孟云卿此诗,虽写一种悲痛的现实,语气却幽默诙谐。其三、四两句似乎是作者自嘲:世人都在为明朝寒食准备熄火,以纪念先贤;可象我这样清贫的寒士,天天过着「寒食」生涯,反倒不必格外费心呢。这种幽默诙谐,是一种苦笑,似轻描淡写,却涉笔成趣,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这说明诗忌刻露过火,贵含蓄耐味。而此诗也正由于命意新颖,构思巧妙,特别是恰当运用反衬手法,亦谐亦庄,耐人咀嚼,才使它成为难以数计的寒食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山中寡妇 / 时世行

: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丈夫死于战乱她独守茅屋受煎熬,身穿苎麻布衣衫鬓发干涩又枯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桑树柘树全废毁仍然还要交纳蚕丝税,田园耕地已荒芜仍要征收农业税。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时常在外挖些野菜连着根须一起煮,现砍生柴带着叶子一起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任凭你住在比深山更深的偏僻处,也没办法逃脱官府的赋税和兵徭。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745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53-854

夫因兵死守蓬(péng)茅,麻苎(zhù)衣衫鬓(bìn)发焦。
蓬茅:茅草盖的房子。麻苎:即苎麻。鬓发焦:因吃不饱,身体缺乏营养而头发变成枯黄色。

桑柘(zhè)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柘:树木名,叶子可以喂蚕。征苗:征收农业税。后:一作“尽”。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zhuó)生柴带叶烧。
和:带着,连。旋:同“现”。斫:砍。生柴:刚从树上砍下来的湿柴。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yáo)
征徭:赋税和徭役。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745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53-854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此诗反映了在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榨下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全诗通过山中寡妇这样一个典型人物的悲惨命运,透视当时社会的面貌,语极沉郁悲愤。诗人把寡妇的苦难写到了极至,造成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从而使人民的苦痛,诗人的情感,都通过生活场景的描写自然地流露出来,产生了感人的艺术力量。

  此诗的“夫因兵死守蓬茅”,就从这兵荒马乱的时代着笔,概括地写出了这位农家妇女的不幸遭遇:战乱夺走了她的丈夫,迫使她孤苦一人,逃入深山破茅屋中栖身。

  “麻苎衣衫鬓发焦”一句,抓住“衣衫”、“鬓发”这些最能揭示人物本质的细节特征,简洁而生动地刻画出寡妇那贫困痛苦的形象:身着粗糙的麻布衣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肖其貌而传其神。从下文“时挑野菜”、“旋斫生柴”的描写来看,山中寡妇应该还是青壮年妇女,照说她的鬓发色泽该是好看的,但由于苦难的熬,使她鬓发早已焦黄枯槁,显得苍老了。简洁的肖像描写,衬托出人物的内心痛苦,写出了她那饱经忧患的身世。

  然而,对这样一个孤苦可怜的寡妇,统治阶级也并不放过对她的榨取,而且手段是那样残忍:“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此处的“纳税”,指缴纳丝税;“征苗”,指征收青苗税,这是代宗广德二年开始增设的田赋附加税,因在粮食未成熟前征收,故称。古时以农桑为本,由于战争的破坏,桑林伐尽了,田园荒芜了,而官府却不顾人民的死活,照旧逼税和“征苗”。残酷的赋税剥削,使这位孤苦贫穷的寡妇无以为生。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只见她不时地挖来野菜,连菜根一起煮了吃;平时烧柴也很困难,燃生柴还要“带叶烧”。这两句是采用一种加倍强调的说法,通过这种艺术强调,渲染了山中寡妇那难以想象的困苦状况。最后,诗人面对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发出深沉的感慨:“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深山有毒蛇猛兽,对人的威胁很大。寡妇不堪忍受苛敛重赋的压榨,迫不得已逃入深山。然而,剥削的魔爪是无孔不入的,即使逃到“深山更深处”,也难以逃脱赋税和徭役的罗网。“任是”、“也应”两个关联词用得极好。可以看出,诗人的笔触象匕首一样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本质。

  诗歌是缘情而发,以感情来拨动读者心弦的。《山中寡妇》之所以感人,正在于它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但诗并不直接抒情,而是把感情诉诸对人物命运的刻画描写之中。

  诗人把寡妇的苦难写到了极至,造成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从而使人民的苦痛,诗人的情感,都通过生活场景的描写自然地流露出来,产生了感人的艺术力量。最后,诗又在形象描写的基础上引发感慨,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一个更广阔的境界,不但使人看到了一个山中寡妇的苦难,而且使人想象到和寡妇同命运的更多人的苦难。这就从更大的范围、更深的程度上揭露了残酷的剥削,深化了主题,使诗的蕴意更加深厚。

参考资料:

1、 阎昭典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56-1357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
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
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
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
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
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
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
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
一叶落木,可识岁秋,一瓶水结冰,即知天寒。

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
桂枝一日一日绽绿,枝条高拂凌云端。

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
少年壮心豪迈,矫翼欲攀鸿雁,青云直上。

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
我俩交往有三十年了吧,荣辱一体,悲喜同欢。

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
望青云而长吁,相坐看镊白发。

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
铜镜里已是衰老的秋颜,曾经黑油油的壮发凋落在高冠之下。

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
穷困时和管仲一样与鲍生一起做生意,饥饿时从漂母处乞讨她一餐饭。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
时来云转之时位极天人,胸中有道,何需吟叹不已?

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
我就像乐毅刚刚到赵国,苏秦刚刚去游说韩国一样。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
卷舒自如固然在我自己,为什么时光要摧残我的青春?

参考资料:

1、 安旗著.李白诗秘要:三秦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第86页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

桂枝日已绿,拂天凌云端。
桂枝:喻人才之秀出者。上句喻丹丘德才之美,下句喻丹丘即将入朝。

弱龄接光景,矫(jiǎo)翼攀鸿鸾(luán)
弱龄:即少年。

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
投分:即缔交。荣枯,偏义复词,此处偏用荣义。

长吁(xū)望青云,镊(niè)白坐相看。
镊白:即镊白发。

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

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
鲍生:即鲍叔牙。漂母,用韩信事,信尝从漂母乞食。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
时:指风云感会之时。极天人,此谓显贵之入。道,此指己之素志。岂吟叹,不用感伤。

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
乐毅:战国时燕将;苏秦,战国时策士。方适赵、初说韩,皆言功业虽未有成,而用世之心方盛。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
卷舒:犹言或进或退,或仕或隐,固在我本人意愿如何,何必空自摧残二句亦自我慰勉之辞。

参考资料:

1、 安旗著.李白诗秘要:三秦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第86页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
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
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
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
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
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
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
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意指已有先见之明。“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意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即可报效祖国,施展才华。前四句主要是写诗人借描绘“木落”“瓶冰”“桂枝”“拂雪”等景物来表达自己雄大的智略,以及坦荡无畏惧的气魄,想报效祖国,干一番事业。

  “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意指李白与元丹丘相识很早,他二十多岁在四川家乡的时候,就与元丹丘相识。李白五十多岁时有一首诗《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诗中说“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说明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们一直都是非常亲密要好的朋友。李白与元丹丘曾一起漫游四川、湖北安陆、襄阳、河南嵩山、石门山,从李白与元丹丘来往的书信诗文内容来看,这位元丹丘显然是一位隐居山林游仙的职业道士。

  “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吁叹岁月不饶人,人已渐渐年老,蕴念有不堪蹉跎之意。

  “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李白用此诗形容自己与元丹丘之间的交情犹如管鲍之交,由于此时李白的境遇有类管仲微贱之时,故在这首诗中有“穷与鲍生贾”之语。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有感叹自身怀才不遇、仕途不通的悲壮情感。虽有自我慰勉之意,但仍对未来仕途充满着希望。

  “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借用典故,诉说功业虽然还没有成功,但报效国家施展才华的雄心犹在。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面对现实的残酷,有自我慰勉之意。

  此诗意寓出诗人既有热血满腔的爱国豪情又有壮志未酬的苦闷。虽然岁月蹉跎,功业无成,加上仕途颠簸、官运不济,胸有大志而不受皇帝重用,但是诗人仍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分别半年你我音书断绝,短短的一寸离肠也郁结着万千愁情。相见很难,分别却很容易,转眼又到了玉楼繁华似雪的时节。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暗暗相思,无处诉说,愁过白天又愁烟云遮明月,愁到此时心情更凄恻。伤心的眼泪不停流淌,打湿红色衣袖。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全唐诗(下)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170 .2、 房开江 崔黎民 .花间集全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 :136-137 .3、 陈如江 .花间词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57-58 .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书:《全唐诗》作“信”。离肠:犹离情。结:谓离愁郁结。玉楼:即闺楼。花似雪:梨花如雪一样白。指暮春时节。

暗相思,无处说,惆(chóu)(chàng)夜来烟月。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yuè)
烟月:指月色朦胧。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红袖:妇女红色的衣袖。黦:黑黄色。此指红袖上斑斑点点的泪痕。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全唐诗(下)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170 .2、 房开江 崔黎民 .花间集全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 :136-137 .3、 陈如江 .花间词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57-58 .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这首词,有人认为是韦庄“留蜀后思君之辞”,跟他的另一首《应天长·绿槐阴里黄莺语》的命意相同。而韵文学专家羊春秋认为,这首词乃别后相思之词,不必过于求深。把爱情词都连到君国上面来,是难免穿凿附会之讥的。

  此词上片写远行人离肠百结的相思之情。“别来”一句写别离时间半年而书信全无,故尤思念。“一寸”句写思念而痛苦的情状,“一寸”何其小,“千万”何其多,“思念”这一无形的、抽象的东西,通过千万结的寸寸离肠,表现得具体可感了。“难相见,易相别”一句,很容易使人想起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但李句舒缓,韦词急促,读来如倾如诉。“又是”句,以景触情,倍增伤怀。

  下片从对面写来,写居者在春光里,无日无夜不在思念远人。“暗相思,无处说”,似直而纤,含义有三:一是相思无地方可以诉说;二是本不想说,但闷在心中更难受,还是说出来,说出来又无人理会,则更增相思;三是这种相思是用语言表达不了的。“无处说”将相思、烦恼、零乱的心情和盘托出。“惆怅”三句,由现实到回忆,再又回到现实,凄苦之情自见。

  这首词直接倾吐真情,毫无掩饰。语虽浅直,而情实郁结。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