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理二首
我命独何薄,多悴而少丰。当壮已先衰,暂泰还长穷。
我无奈命何,委顺以待终。命无奈我何,方寸如虚空。
懵然与化俱,混然与俗同。谁能坐自苦,龃龉于其中。
舒姑化为泉,牛哀病作虎。或柳生肘间,或男变为女。
鸟兽及水木,本不与民伍。胡然生变迁,不待死归土。
百骸是己物,尚不能为主。况彼时命间,倚伏何足数。
时来不可遏,命去焉能取。唯当养浩然,吾闻达人语。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一直喜爱街西悠闲的风景,来到窦员外新居之处突然喜笑颜开。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清光门外溪水环绕,从墙头望远,远处秋山数点,景色优美。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几颗松树稀稀疏疏只为朗朗月光能照射进庭院,院子里栽种的许多芍药正等待春天归来。
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不要说文书太多没有地方堆放,我在此和你相识成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参考资料:
1、 (清)蘅塘退士编;曹敏行译注,唐诗三百首,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09,第190页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君外一渠(qú)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馀(yú)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馀地:余地。
参考资料:
1、 (清)蘅塘退士编;曹敏行译注,唐诗三百首,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09,第190页秋日的一天,刘禹锡受朋友窦员外之邀,参观了他在京城长安买的新居。参观完毕,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相赠。首联“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诗人谪居多年,心情苦闷,受朋友窦员外邀请,来到他的崇德里新居,看到街西美丽的风景,禁不住喜笑颜开。“开颜”二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颔联“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实写院外之景。清光门外,有一溪渠水缭绕着院子,从墙头望出去,可以看到远山的点点秋色。
颈联“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是写院内之景:院子里种植着几棵松树,晚上可以欣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院子里还栽种了很多芍药,等到春天就可以欣赏芍药花开满园的美丽景色。前一句是实写,后一句是虚写。
颔联和颈联,从写景的艺术来看,两联选取“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等景物进行铺陈描摹;颔联写院外的远景,然后移步换景,由院外写到院内;
颈联写院内的近景;这样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富有层次。这两联前三句是实景,第四句是虚景。
尾联“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这一联写诗人和窦员外“在此间”相识,成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表达了闲适愉悦的心情。整首诗语言清新隽秀,景色秀丽幽静,表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
全诗表达了诗人的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元和天子禀赋神武英姿,可比古来的轩辕、伏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他立誓要洗雪历代圣王的耻辱,坐镇皇宫接受四夷的贡礼。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淮西逆贼为祸五十年,割据一方世代绵延。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自恃强大,不去占山河却来割据平地;梦想挥戈退日,胆敢反叛作乱。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圣君得到贤相名叫裴度,逆贼暗杀未成,自有神灵卫护。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他腰悬相印,统兵上战场,天子的军旗在寒风中飘扬。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得力的将官有、武、古、通,仪曹外郎任书记随军出征。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还有那智勇双全的行军司马韩愈,十四万大军,龙腾虎跃陷阵冲锋。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攻下了蔡州,擒住叛贼献俘太庙,功业盖世皇上加恩无限。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天子宣布裴度功劳第一,命令韩愈撰写赞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韩愈在朝堂拜舞行礼接受诏命说歌功的文章他能够胜任。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从来撰述都推崇大手笔,此事本不属佐吏的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既然自古有当仁不让的箴言,韩愈欣然领受圣上的旨意。天子听完这番言辞,频频点头大加赞许。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韩公退朝后斋戒沐浴坐于小阁,笔蘸饱墨挥洒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推敲《尧典》《舜典》的古奥文字,化用《清庙》《生民》的庄严笔意。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一纸雄文,别具一格,朝拜时铺展在玉陛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上表说“臣韩愈冒死呈览”,歌颂圣君贤相的功业,刻写在石碑之上。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碑高三丈字大如斗,灵鳌驼负,螭龙盘围。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文句奇特语意深长,世俗难以理解;有人便向皇上进谗,诬蔑此文偏私失实。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百尺长绳把韩碑拽倒,粗砂大石磨去了字迹。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韩公此文浩浩真气却无法磨灭,已经深入众人的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正象那汤盘孔鼎的铭文,古器虽早就荡然无存,世间却永远流传着文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啊,圣王与贤相的不朽功勋,显耀人寰辉煌无比。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韩公碑文倘不能昭示百代,宪宗的帝业,又怎得与三皇五帝遥相承继!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我甘愿抄写一万本、吟诵一万遍,哪怕是我口角流沫,右手磨出茧皮!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让它流传千秋万代,好作封禅的祭天玉检、明堂的万世基石。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xī)。
元和:唐宪宗年号。轩、羲:轩辕、伏羲氏,代表三皇五帝。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列圣:前几位皇帝。法宫:君王主事的正殿。四夷:泛指四方边地。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chū)貙生罴。
淮西有贼:指盘踞蔡州的藩镇势力。封狼:大狼。貙、罴:野兽,喻指叛将。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huī)。
日可麾:用鲁阳公与韩人相争援戈挥日的典故。此喻反叛作乱。麾通“挥”。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zhuó)不死神扶持。
度:裴度。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dàn)天王旗。
都统:招讨藩镇的军事统帅。天王旗:皇帝仪仗的旗帜。
愬(shuò)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愬武古通:愬,李愬;武,韩公武;古,李道古;通,李文通,四人皆裴度手下大将。仪曹外郎:礼部员外郎李宗闵。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pí)。
行军司马:指韩愈。虎貔:猛兽。喻勇猛善战。
入蔡缚(fù)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zī)。
蔡:蔡州。贼:指叛将吴元济。无与让:即无人可及。不訾:即“不赀”,不可估量。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从事:州郡官自举的僚属。愈:韩愈。为辞:指撰《平淮西碑》。
愈拜稽(jī)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稽首:叩头。蹈且舞:指古代臣子朝拜皇帝时手舞足蹈的一种礼节。金石刻画:指为钟鼎石碑撰写铭文。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大手笔:指撰写国家重要文告的名家。职司:指掌管文笔的翰林院。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qì)屡颔(hàn)天子颐(yí)。
屡颔天子颐:使皇帝多次点头称赞。颐,指面颊。
公退斋(zhāi)戒坐小阁,濡(rú)染大笔何淋漓。
公:指韩愈。斋戒:沐浴更衣。濡染:浸沾。
点窜(cuàn)《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点窜、涂改:运用的意思。尧典、舜典:《尚书》中篇名。清庙、生民:《诗经》中篇名。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chí)。
破体:指文能改变旧体,另一说为行书的一种。丹墀:宫中红色台阶。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昧死:冒死,上书用谦语。圣功:指平定淮西的战功。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áo)蟠(pán)以螭(chī)。
灵鳌:驭负石碑的,形似大龟。蟠以螭:碑上所刻盘绕的龙类饰纹。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喻:领悟,理解。谗:进言诋毁。
长绳百尺拽(zhuài)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拽:用力拉。磨治:指磨去碑上的刻文。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斯文:此文。若:像。元气:无法消毁的正气。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汤盘:商汤浴盆,《史记正义》:“商汤沐浴之盘而刻铭为戒”。孔鼎:孔子先祖正考夫鼎。此以汤盘、孔鼎喻韩碑。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相与:相互。赫:显耀。淳熙:鲜明的光泽。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zhī)。
书:抄写。胝:因磨擦而生厚皮,俗称老茧。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明堂基:明堂的基石曷:何,怎么。
全诗意在记叙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的始末,竭力推崇韩碑的典雅及其价值。情意深厚,笔力矫健。韩碑既未抹煞李愬雪夜破城的丰功,也未特别铺张裴度的伟绩,态度比较公允。李商隐极力推崇韩碑,也就是同意韩氏的观点。叙议相兼,在艺术风格何受到韩愈《石鼓歌》的影响。清人屈复《玉溪生诗意》中说:“生硬中饶有古意,甚似昌黎而清新过之。
这首诗是一则历史。公元817年(宪宗元和十二年),宰相裴度率兵平定淮西,但首先破蔡州生擒叛者吴元济的是大将李愬。宪宗命韩愈撰《平淮西碑》时,韩主要是突出了裴度在执行宪宗旨意后的运筹帷幄,引起李愬不满。愬妻(唐安公主之女)进宫诉说碑文不实,宪宗就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文勒石,观点迥然不同。李商隐是完全赞同韩愈观点的,诗中强烈地表达以对《韩碑》被磨去的愤慨,更热情地歌颂了这篇碑文。本诗基本何是叙述性的,但笔力矫健,很有感情,诗中一些名句也一直为人传诵。
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屏风上周昉画的美人丰满而细腰,时间长久画上的颜色大半已褪消。
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斜倚玉窗梳着鸾凤形发髻的少女,拂去画上灰尘还在嫉妒美人娇娆。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7-678屏风周昉(fǎng)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屏风: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周昉:字景玄,唐代画家,长安人。工仕女,兼工肖像。丹青:指画像;图画。
斜倚玉窗鸾(luán)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ráo)。
玉窗:窗的美称。鸾发:鸾髻。犹自:还是,尚自。娇娆:柔美妩媚,代指画上的美女。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7-678周昉是约早于杜牧一个世纪,活跃在盛唐、中唐之际的画家,善画仕女,精描细绘,层层敷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著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相传《簪花仕女图》是他的手笔。杜牧此诗所咏的“屏风”上当有周昉所作的一幅仕女图。
“屏风周昉画纤腰”,“纤腰”二字是有特定含义的诗歌语汇,能给人特殊的诗意感受。它既是美人的同义语,又能给人以字面意义外的形象感,使得一个亭亭玉立、丰满而轻盈的美人宛然若在。实际上,唐代绘画雕塑中的女子,大都体型丰腴,并有周昉画美人多肥的说法。倘把“纤腰”理解为楚宫式的细腰,固然呆相;若硬要按事实改“纤腰”作“肥腰”,那就更只能使人瞠目了。说到“画纤腰”,尚未具体描写,出人意外,下句却成“岁久丹青色半销”,—由于时间的侵蚀,屏风人物画已非旧观了。这似乎是令人遗憾的一笔,但作者却因此巧妙地避开了对画中人作正面的描绘。
“荷马显然有意要避免对物体美作细节的描绘,从他的诗里几乎没有一次偶然听说到海伦的胳膀白,头发美—但是荷马却知道怎样让人体会到海伦的美。”(莱辛《拉奥孔》)杜牧这里写画中人,也有类似的手段。他从画外引入一个“鸾发女”。据《初学记》,鸾为凤凰幼雏。“鸾发女”当是一贵家少女。从“玉窗”、“鸾发”等字,暗示出她的“娇娆”之态。但斜倚玉窗、拂尘观画的她,却完全忘记她自个儿的“娇娆”,反在那里“妒娇娆”(即妒嫉画中人)。“斜倚玉窗”,是从少女出神的姿态写画中人产生的效果,而“妒”字进一步从少女心理上写出那微妙的效果。它竟能叫一位妙龄娇娆的少女怅然自失,“还有什么比这段叙述能引起更生动的美的印象呢?凡是荷马(此处为杜牧)不能用组成部分来描写的,他就使我们从效果上去感觉到它。诗人呵,替我把美所引起的热爱和欢欣(按:也可是妒嫉)描写出来,那你就把美本身描绘出来了。”(《拉奥孔》)
从美的效果来写美,《陌上桑》就有成功的运用。然而杜牧《屏风绝句》依然有其独创性。“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是从异性相悦的角度,写普通人因见美人而惊讶自失:“拂尘犹自妒娇娆”,则从同性相“妒”的角度,写美人见更美者而惊讶自失。二者颇异其趣,各有千秋。此外,杜牧写的是画中人,而画,又是“丹青色半销”的画,可它居然仍有如此魅力(诗中“犹自”二字,语带赞叹),则周昉之画初成时,曾给人无比新鲜愉悦的感受。这是一种“加倍”手法,与后来王安石“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明妃曲》)的名句机心暗合。它使读者从想象中追寻画的旧影,比直接显现更隽永有味。
诗和画有共同的艺术规律,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直观形相的逼真显现是画之所长,诗之所短。所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穷形尽相的描写并不见佳;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从动态写来,便有画所难及处;而从美的效果来写美,更是诗之特长。《屏风绝句》写画而充分发挥了诗的特长,就是它艺术上的主要成功之所在。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083-1084页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燕支山西面的酒泉道上,北风刮起狂沙,卷起白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那长安城在那遥远的日光边,我怀念你却无法相见,这种相思令我衰老。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87页燕支山西酒泉(quán)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燕支:山名,又名焉支山,在今甘肃省丹东。杜位:杜甫的堂弟,李林甫的女婿,曾任考功郎中、湖州刺史。酒泉:郡名,即肃州,今甘肃酒泉。白草:边塞所长之牧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87页此诗前两句“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极言塞外荒凉、酷虐的环境,极富塞外色彩,“燕支”“酒泉”,以西域的地名入诗,一望而知是北地边陲一带;“北风”“沙”“白草”,以特殊地域的自然景物入诗,给全诗罩上了一层沙海气息;“吹”“卷”,以独有的狂虐气势入诗,更给全诗贯注了一股粗犷的沙漠的血液。后两句“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直抒胸臆,表达诗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以“长安”与“日光”相比,暗用了晋明帝的典故。据《初学记》卷一引刘劭《幼童传》记载:明皇帝讳绍,字道畿,元皇帝长子也。幼而聪哲,为元帝所宠异。年数岁,尝坐置膝前,属长安使来,因问帝曰:“汝谓日与长安孰远?”对曰:“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只闻人从长安来,居然可知也。”元帝异之。明日,宴群僚,又问之。对曰:“日近。”元帝失色,问何以异昨日之言。”对曰:“举头不见长安,只见日,是以知近。”帝大悦。结句还可从《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中找到影子。如此用典无碍表达,更增诗句的人文气息。
全诗表达的感情虽极为普通,但表达方式却独具特色。以自己所处环境开篇,有一种向友人描述自己生活状况的意思,同时又意指自己在这苍凉、萧索的环境中,十分孤独,因而更加怀念友人,怀念那共处的美好时光;随即的直抒胸臆即是印证了这一意境。抒情中又有对典故的运用,且不着痕迹,浑然天成,更见诗人笔力之深厚。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