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归南中

:
有家谁不别,经乱独难寻。远路波涛恶,穷荒雨雾深。
烧惊山象出,雷触海鳌沉。为问南迁客,何人在瘴林。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张蠙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101篇诗文

猜你喜欢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
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
浮杯小摘开云母,带露全移缀水精。
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芳荣。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
陶渊明诗中只是采黄菊的黄精。郢都歌曲中新传唱阳春白雪的白雪花英。

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
白色不同于黄在篱笆墙下发展(白居易有咏白菊自比白头翁诗),繁盛的白花繁白好像从月亮银水中出生。

浮杯小摘开云母,带露全移缀水精。
浮照酒杯少摘一些又打开云云母屏风,连带露水全都移植好像连缀着月亮这个水精。

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芳荣。
偏偏称心的五字诗人客对您含着鸡舌香的郎官来称赞,您如这白菊花从此得地就开始欣欣向荣了!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12:第239页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yǐng)曲新传白雪英。
马郎中:即前水部马郎中。《移白菊见示》是马郎中的诗。陶诗:东晋诗人陶渊明之诗。黄金实:指菊花。陶渊明爱菊,诗中多有对菊花的赞美。郢曲:郢是战国时楚国都城,郢城中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等歌曲。此借《白雪歌》引出白菊之英。

素色不同篱(lí)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
素:白。素色:白色。

浮杯小摘开云母,带露全移缀(zhuì)水精。
小摘:喻花未盛开。云母:谓花似白云母。水精:即石英。此形容菊上露珠之晶莹。

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芳荣。
称:适合。含香:《汉旧仪)中说尚书郎在光明殿奏事之时,含鸡舌香,即丁香。得地:犹得所。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12:第239页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
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
浮杯小摘开云母,带露全移缀水精。
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芳荣。

  菊花历来是诗人笔下的爱物。东晋陶洲明就以爱菊闻名。尤其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更抬高了菊花的“身价”。不过人们赏菊,多数人喜欢黄色的金菊。而不大喜欢寒素的白菊。唐人也是如此。刘禹锡就在诗中写过当时“家家菊尽黄”(《和令狐相公玩白菊》),虽有夸张。但却反映出大多数人的嗜好,因为“白花冷淡无人爱”(白居易《白牡丹》)。而李商隐这首诗则专为白菊写照,极言其美。

  诗一开头便写道:“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实”即花。晋代潘尼《秋菊赋》中就有“真人采其实花”之句。“英”也指菊花。屈原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的诗句。“郢曲”与“白雪”都是用典。宋玉《砖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楚国都城)中者,……其为《阳春白雪》,园中属而和者数十人。”诗人觉得东晋陶渊明在他有关菊花的诗作中只写黄菊,不写白菊,似乎不大公平(其实不是不写白菊,我国汉魏及两晋还没有培育出白菊),所以马郎中移栽白菊,并以白菊赋诗,真是难能可贵,其诗作如同《阳春白雪》之曲那般高雅,和者盖寡啊!

  接下去,诗人便着力刻画白菊之美。三、四两句:“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主要刻画白菊之色,而“移”字也随手带出。就色而言,白菊冰肌雪骨,如白玉琢成,似秋霜初降,确实不同于篱下生长出来的黄菊。它那晶莹洁白、玲珑剔透的花朵似乎是从月宫生长出寿的,哪是人世间的凡花俗卉呢?

  五、六两句又一分一合更细致地描写白菊:“浮杯小摘开云母,部露全移缀水晶。”“小摘”是分开来看,“全移”是合观一体。此处诗人采取他贯用的写作手法,绕开描至对象本身,别出心裁,以他物出之因为“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舛巧”。(《文心雕龙·神思》),如果直相描写白菊本身容易直白无味,所以诗人便采用比喻的手法,借物之亡者以喻白菊,浮杯小摘,即分开来帝细观看,它晶莹剔透。如同云母一样玲珑。再“带露全移”,从整体上观察,那洁白纯净的花瓣上带着一串串透明的露珠,真如水晶一般明亮这一联笔法精妙,极尽白菊之态。

  七、八两句:“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方荣。”着重赞扬马郎中其人及其移植白菊之事。清人陆昆曾评论这两句诗的时候就说:“含香句,谓花与人称。一经郎中移植,便庆得地。而芳荣自此始矣。”(《李义山诗集注》)。“含香”与“五字客”都是用典。《汉旧仪》中说:在汉代,尚书郎奏事于光明殿。而殿中用胡粉涂墙壁,尚书郎“趋走丹墀。含鸡舌香(即今丁香),伏其下奏事。”另据《世说新语》所载,魏司马景王命中书令虞松作表,虞松写完后上呈,却不合景王之意,让他再行决定。但虞松思路枯竭,半天不能更改,心想此事,面带难色,当时钟会见之便拿过来看,为他改定了五个字,虞松心悦诚服。再送景王之时,景王惊问虞松,虞松吐实之后,景王叹道:“如此大才,应予重用。”此处“含香”与“五字客”是赞扬马郎中其人。白菊为大多数人所不赏,却遇到马郎中这样如钟会一样文采风流的知音,生得其地,也可以一显芳荣了。

  这首诗句新意关。表现在:诗人写白菊之色不从白菊本身着笔,而是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恰当的比喻来形容之。先是疑白菊生自月中。后又用云母水晶来比方。新颖别致,翻空出奇,同时本诗又使用了一些典故,美不胜收。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12:第239页2、 靖宇.唐诗多用途 多功能辞典:辽海出版社,2001年09月第1版:78-79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君马黄

:
君马黄,我马白。
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
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
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
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
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君马黄,我马白。
你的马是黄色的,我的马是白色的。

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
马的颜色虽然不同,但人心本是没有什么相隔的。

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
我们一起来游乐玩耍,双双行驰在洛阳的街头巷陌。

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
我们都腰挎明闪闪的宝剑,戴着修饰鲜丽的高高的帽子。

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
都各自拥有千金裘,都是五侯的门客。

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
即使是猛虎,有时候也会不小心落在陷阱里面,壮士有时也会陷于危难之中。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兄弟之间的情谊只有在急难中才能深厚,才能成为相知,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又有什么好处呢?

君马黄,我马白。

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

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
盘:游乐。

长剑既照曜(yào),高冠何赩(xì)(hè)

各有千金裘(qiú),俱为五侯客。
五侯:河平二年,汉成帝同日封其舅王谭、王商等五位为侯,世称五侯。

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è)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急难:指兄弟相救于危难之中。

君马黄,我马白。
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
虽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
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
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
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汉乐府鼓吹歌十八曲之《君马黄》歌辞为:“君马黄,臣马苍,二马同逐臣马良。易之有騩蔡有赭。美人归以南,驾车驰马,美人伤我心;佳人归以北,驾车驰马,佳人安终极。”按明人胡震亨解释,这是一首隐言交友不终,各奔东西的诗歌。但“后人拟者,但咏马而已”,似未解其意。诗人李白不但深得其解,而且加以发明之,借以歌颂朋友相知相救的生死友谊。

  开头四句咏马起兴,以马色之不同作反衬,言人心之无猜。马色一“黄”一“白”,对照鲜明;马色与人心相比,一异一同,相得益彰。接下二句承上而来,写“我”与友人骑马外出游乐,双双行进在洛阳路上。洛阳是东汉的京城、唐代的东都。那里市井繁华,名胜林立,是游冶之佳处。“双行洛阳陌”一句不仅点明此行之豪壮,而且表现了行影不离之友谊。这好似李白与杜甫的交游:天宝三载(744)三月,李白得罪了高力士被放出翰林院之后,曾到过洛阳一次。当时杜甫也在洛阳。于是两位大诗人相会了。从此他们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翌年,杜甫在齐州所作的《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中说:“醉眠秋虽被,携手日同行”,那虽是他俩同游历下的情景,但从中也可想象到他们当初在洛阳相识时,也是一见如故、情同手足的。

  下二句为了渲染人物之显赫,还描写了他们的衣着和饰物:佩着长长的宝剑,闪闪发光;戴着高高的红冠,十分耀眼。这样的装饰,不仅表现了外在美,而且揭示了他们超凡的精神世界。爱国诗人屈原在《九章·涉江》诗中说:“带长剑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他之所以“好此奇服”,是因为怀信侘傺,不见容于世,故迥乎时装以示超尘拔俗。李白与屈原千古同调,所以其崇尚也有相似之处。

  “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二句一从经济着笔,一从政治落墨,意在表现他俩不寻常的社会地位。以上二句极言他俩家资丰厚,靠山坚实。

  “猛虎落陷阱,壮士时屈厄”二句转写友人遭到了不幸:正像奔突的猛虎有时不免误入陷阱一样,壮士也会遇到暂时的困迫。猛虎乃兽中之王,啸震山岗。落难亦不落威。此句以猛虎作比,言壮士落难后仍不失当年之威风。

  最后两句紧承上句诗意,既是对落难朋友的回答,也是诗人情志的抒发。“相知在急难”一句正体现了“危难见真交”的至情。俗语云:“人在难处思亲朋。”能急友人之难的人才是真正的“相知”,所以诗的最后说:一个人自顾自身修好,那会有什么益处呢!此句似他问似自语,余意不尽,惹人深思。

  这首诗虽然以乐府为题,写汉地言汉事,但诗的主旨却是为了以汉喻唐,即通过咏史来抒发诗人贵相知、重友谊的襟怀和赞颂朋友间彼此救助的美好情操。

  此诗采用乐府体,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歌色彩,而且融进了李白诗歌所特有的豪放风格。语言明快而活泼,格调清新而自然,字里行间充满了豪宕之情。因此,高棣说:“太白天仙之词,语多率然而成者,故乐府歌词咸善。”(《唐诗品汇》七言古诗叙目第三卷《正宗》)

  李白感情充沛,瞬息万变。为适应感情表达的需要,他的诗在结构上也变幻多端。此诗也如此,言事抒情既一气呵成,又抑扬有致。开头至“俱为五侯客”,是平叙,但调子步步升高,至“长剑”以下四句蓄势已足,然后突然一转——“猛虎落陷阱”,好似由高山跃入深谷,诗调变为低沉。最后二句调子又一扬,既承且转,似断实联。全诗一波三折,跌宕生姿。

参考资料:

1、 常捷.豪放雄奇 跌宕生姿——读李白《君马黄》.课外语文,2013,Z1.2、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189-192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王山人剖析仙道的高论,微言透彻秋毫。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马上要回归布山去隐居,逸兴高入云天。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
你能不能多待几天再回去?怕山上的瑶草会衰歇吗?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
我也很想去隐居,屡屡梦见松间云月。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
你傲然独往,长啸着开劈岩石筑室。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林壑久已荒芜,石道上都长满蔷薇。

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冬天来到的时候,我会去你那里,一起弄笙戏鹤,风雨相依。

参考资料:

1、 郁贤皓 .李白选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 .

王子析(xī)道论,微言破秋毫。
析道论:析,分也,解也。道论,即道家之经论。微言:精妙之论。秋毫:谓精微之理。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尔去安可迟?瑶(yáo)草恐衰歇。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如灵芝等,能治百病或食之长生。亦泛指珍异之草。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参考资料:

1、 郁贤皓 .李白选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 .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这首诗共分四个部分。第一个四句组(“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以“毫”、“高”为韵,是全诗的起首,“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介绍王山人并对友人才干的赞赏跃然纸上;“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叙事说友人要归布山了;第二个四句(“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改以“歇”、“月”为韵,是承接前一组诗,“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直言对友人的不舍,希望友人能多待几天;“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说王山人要走,我也很想走,向往那种隐居生活;第三个四句(“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又改以“扉”、“薇”为韵,是诗意起了转折,诗人想象王山人回到布山的情景,言语间满是向往;最后一个二句(“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和上一组诗一样,也以“依”为韵,“岁晚来相依”以讲述自己的愿望结束全诗,我也要到你那里去。全诗开头的起句到最后的结句,从述说友人要走到自己也想跟友人一样,诗人的思想从起句到结句已经经历了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

  朋友离别而去,李白有着浓浓的不舍与依依惜别之情,但只说“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把万语千言融入到景色之中,耐人寻味。虽然是赠别,却无凄凉之味。“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诗人很直接的表达了向往隐居和求仙访道的生活。并据记载李白于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后期,曾隐于徂徕山,这首诗题中之“王山人归布山”,并说“我心亦怀归”、“岁晚来相依”不谋而合。

  这首赠别诗,虽有别离之愁,却并不为愁所溺,“哀而不伤”,这也是盛唐“酬应体”五古的一个特点,离别之际,他们或许会有些伤感,但是不会沉沦其中。

参考资料:

1、 郑铮.试论十四行诗的移植与继承[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2、 宫立华.李白五古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11.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汉宫词

: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王母的信使青鸟啊,你飞去西方竟然还没回来,只累得求仙的君王,依然长久地守候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唉,有一位文学侍臣,最是有司马相如的消渴病,君王啊,你怎不赐予他那金茎上的仙露一杯?

参考资料:

1、 何国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82-11832、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83-84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青雀:指青鸟,即《山海经》中提到的西王母所使之神鸟。君王:明指汉武帝,暗喻唐武宗。集灵台:汉时台名。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jīng)露一杯。
侍臣:侍奉帝王的廷臣。相如渴:相如即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患有消渴疾。金茎露:承露盘中的露,是汉武帝在建章宫神明台所立的金铜仙人承露盘接贮的“云表之露”。传说将此露和玉屑服之,可得仙道。

参考资料:

1、 何国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82-11832、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83-84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在这首咏史诗中,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巧妙地将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编织在一起,虚构出一种充满浪漫色彩的艺术形象。

  一、二句“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青雀,即《山海经》中的青鸟,诗中借喻为替西王母与汉武帝之间传递音讯的使者。青鸟,这任重致远的使者,向西方极乐世界飞去,却竟然一去未回,杳无踪迹。然而,异想升天的汉武帝依然长久地守候在集灵台,等待佳音。起句中的“竟”字精警地表达出汉武帝迷信神仙的痴呆心理:一心以为青雀西飞定会带来仙界好音,谁知一去“竟然”未回,这实在出乎他意料之外。诗人著一“竟”字,极其传神地透露了他这种执迷不悟的心理状态。接着于“长在集灵台”句中和盘托出他的求仙活动,开首两句诗,揭露了武帝迷恋神仙的痴心妄想,寓揶揄嘲弄于轻描淡写中,显得委婉有致,极富幽默感。

  三、四句“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诗人进一步刻画汉武一心求仙而无意求贤的思想行径,文学侍臣司马相如有消渴病(今称糖尿病),因此水对于这种病人之重要,简直可以说是“救命之水”。但是,汉武只祈求自己长生而全不顾惜人才的死活,就是一杯止渴救命的露水也不肯赐给相如。结尾两句诗人拈出一个表示极大量的副词“最”与一个极小量的数词“一”作对比,前后呼应,便十分准确地揭露出这个君王好神仙甚于爱人才的偏执灵魂。讽刺辛辣而尖锐。诗里的数词已不仅表示量,而且还揭示质,蕴含深刻的思想意义。

  《汉宫词》虽然咏汉代事,但和唐代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连。如果说,这首诗在讽刺汉武帝的迷信与昏庸这方面,写得比较明显而尖锐,那么,在讽喻唐武宗的问题上,便显得含蓄深隐,曲折而婉转。李商隐常以司马相如自况,如:“嗟余久抱临邛渴,便欲因君问钓矶”、“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等等。这首诗也是有感于自己的身世,不满唐武宗贬视人才。诗人用典精巧贴切,灵活自然,委婉地表达不便明言又不得不言的内容来,让辛辣的讽嘲披上一幅神话、历史与现实巧妙织成的面纱,显得情味隽永而富有迷人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

1、 何国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82-1183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为寻幽静,半夜上四明山,手攀松桂,触云而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到达了无人之境。忽然,从远处传来悠扬的洞箫声,飘飘忽忽。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pān)松桂触云行。
四明山: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为天台山支脉。寻幽:探访幽隐之处。攀:紧紧地抓住。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xiāo)吹一声。
箫:是一种乐器。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首句“半夜寻幽”四字,让人产生一种好奇心理,“上四明”三字,就更使人觉得神秘而不可捉摸:这些人究竟要干什么?深更半夜为什么去登四明山?倘若读者懂得“隐者”是怎么一回事,那么,产生的就不会是重重的疑问,而会是一种兴趣,一种对这些隐者奇特性格与志趣的浓厚兴趣。隐者,一般说来都是一些有一定才能的知识分子,他们厌弃尘世的恶俗与平庸,孤高自许,傲世独立,寄情于山水或放浪形骸,兴趣与常人不同。这首诗写的“诸隐者”就属于这类人。或许是突如其来的兴致,兴之所至,身之所至,所以相约一同夜登四明山。前两句写登山的艰险。手攀松桂枝,身与浮云齐,慢慢地终于到了顶峰。三、四句写深夜四明山万籁俱寂的情景。众人登上山顶,你呼我应,空山寂静,传响不绝;突然不知从哪儿传来玉箫的奏响,划破夜空,众人屏气静听,却再无声息。写来逼真而有意趣。因为是“夜登”,又是“同诸隐者”,所以此诗反映的是作者平静淡泊的心志、寄情山水的雅趣,别无他意。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