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我问这江潮和海水,哪里像郎君的深情和女子的心意。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男女互相埋怨的时候认为对方不如潮水守时有信,互相思念的时候才发觉海并不算深。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妾:古时女子的谦称。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恨:埋怨,不满的情绪。《说文》恨,怨也。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这是白居易为妇女呐喊不平的名句,表现了诗人对封建时代下层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关注。在这首原调《浪淘沙》小词中,他又通过对一位思妇复杂微妙的内心矛盾的描绘,真实地表现了妇女对爱情的忠贞和悲惨的境遇。
发端二句,劈空发问:“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以水喻情,此为古诗所常见。在人们看来,汹涌澎湃而来去倏忽的潮水,与负心汉那狂热似火却须臾即逝的短暂之情多么相似;而那浩瀚永恒的大海,则正如痴情女那缠绵忠贞的爱的胸怀。可是,诗人笔下这位女子对此却不以为然,予以否定。在她眼中,江潮海水哪能与郎情己意相比呢?此言与众不同,一反常理,而反问句式更强调其意。一下紧扣人心,感到新颖奇特,不知何故:是水长情短,还是情深于水?急于得知答案。这样就为下文的申说发挥作好有力的铺垫。
紧承此意,转句即申说其由。“相恨不如潮有信”,以君、潮相比。潮水已是变化不定的了,但潮涨潮落,毕竟还有其定时,而君之离去,渺无归期,可见君不如潮,对比之下,更衬出君之薄情,令人相恨。同时,诗人在此化用了李益《江南曲》诗意:“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从而暗示出这是一位“老大嫁作商人妇”的不幸女子,这种情况在中唐时极为常见。当时官府重商弃农,盐商和珠宝大贾成为一个特殊阶层,“姓名不在县籍中”,“不属州县属天子”,他们牟取暴利,生活豪奢,玩弄妇女,喜新厌旧,自然谈不上什么爱情专一。“商人重利轻离别”、“日日逐利西复东”,故商人妇便更要常受“来去江口守空船”之苦。了解这一背景可更深一层地理解此句之意。
既然君不如潮,则水就不似君情。意思本已很明白,似可就此住笔。然诗人意犹未尽,却翻空出奇,推出“相思始觉海非深”的妙句作结。短短七字,寓意深长,耐人寻味。首先,它在上句君情潮水相比君不如潮的基础之上,再分别从情与水两方面加以延伸,将妾心与海水相比,谓妾心深于海。同与水比,或不及,或过之,已自见出高下。而这两组对比又通过潮不如海这客观差异而相联系,使君情与妾心之间形成更鲜明突出的反差。可谓匠心独运,出人意料,极为夸张而形象地渲染出君之负心与妾之痴情,起到了进一步深化主题的艺术效果。其次,“相思”与上句“相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还巧妙地给我们展示出思妇那复杂微妙的心理。她既恨君不如潮,却又非李益笔下那位意欲“嫁与弄潮儿”的妇女一样泼辣决绝。而是相恨又无奈,恨罢仍相思,思与恨交织融合,难以区分。这种矛盾心理,一方面有助于突出其忠贞不渝,情深于海;另一方面也更真实地反映出封建社会下层妇女孤立无援的不幸命运和深受残害的悲剧性格,因而更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在当时的罪恶制度下,她们除了默默的忍耐、无望的期待之外,没有其它的选择。故作者所揭示的思妇心理,不仅有对负心汉的谴责,也暗含对黑暗现实的讽谕。第三,“始觉”二字,说明君之薄幸、妾之深情都是在痛苦相思之中悟出,同时还照应了上联,说明那异于常理之问并非来无端绪,而正是相思女子久经失望折磨后之体验所得。这样,便充分地传达出无比深切的酸楚,凄婉动人。
由此可见,白居易诗并非只是如前人所批评的那样直露无隐。这首小词既借鉴民歌常见表现手法,质朴明快,天然无饰,而又言简意赅,细腻而生动地表现出一位与琵琶女身世相同的思妇的复杂矛盾心理。含蓄深婉,怨而不怒,堪称民间词与文人词结合的典范。
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你像清水一样矜持,我像桃花生长在河岸。
桃花弄水色,波荡摇傍光。
桃花戏弄水色,水波荡漾起傍光。
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
我喜欢你的容颜,你喜爱我的文章。
风吹绿琴去,曲度紫鸳鸯。
我用绿绮琴弹指奏起:紫鸳鸯,琴声随风飘扬。
昔作一水鱼,今成两枝鸟。
我们曾经欢如鱼水,如今却成为两颗树上的鸟儿。
哀哀长鸡鸣,夜夜达五晓。
夜夜相对哀鸣,一直到天亮。
起折相思树,归赠知寸心。
我折一支相思树枝送给你,聊表我寸心。
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
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飘出去的云朵哪里找回。
天涯有度鸟,莫绝瑶华音。
就算我们分隔天涯,别忘记托鸟儿带来你的音讯。
参考资料:
1、 张厚余.太白诗传 上.长傍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91页2、 杨辇宗,杨实诚.爱情诗注析.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271-272页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发:生长。
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
波荡:水波荡漾。
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
悦:喜欢。子:你。这里是男子对女子的美称。倾:钦佩,倾慕。
风吹绿琴去,曲度紫鸳(yuān)鸯(yāng)。
绿琴:即绿绮琴,司马相如之琴。这里代指诗中男主人公弹奏的琴。曲度:即度曲,作曲,按曲谱弹奏歌唱。紫鸳鸯:即诗中男子所弹奏的曲谱名。
昔作一水鱼,今成两枝鸟。
一水:同一池中。
哀哀长鸡鸣,夜夜达五晓。
五晓:即五更,指天快亮的时候。
起折相思树,归赠(zèng)知寸心。
相思树:能够表达男女相思之情的树,红豆等,都称为相思树。寸心:即区区之心。
覆(fù)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
覆水:指水泼在地上,比喻不可挽回。行云:飘来飘去的云彩。
天涯有度鸟,莫绝瑶(yáo)华音。
天涯:即天边,指极远的地方。度鸟: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如台湾相思树、红豆树、海指飞来飞去的鸟,比喻男子一个人孤独的生活。莫绝:不要断绝。瑶华音:珍贵的音信。瑶华:指仙境中的玉花,比喻珍贵美好。
参考资料:
1、 张厚余.太白诗传 上.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91页2、 杨辇宗,杨实诚.爱情诗注析.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271-272页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大量运用比喻。“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旁。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诗中的男子自比清水,借以象征自己的纯洁心灵和贞洁的感情;他把情人比作桃花,借以表现女子的艳丽动人。一池静静的清水,岸边长着一株桃树。桃枝的摆动,引起了水中倒影的摆动;水波荡漾,仿佛春光也在颤动。诗中的男主人公与情人就像这桃花和清水荡起爱情的波纹。比喻形象、生动,洋溢着诗情。
诗人又用比喻手法描绘了分离后的凄惨图景。“昔作一水鱼,今成两枝鸟。哀哀长鸡鸣,夜夜达五晓。起折相思树,归赠知寸心。”过去二人如同一个池中的游鱼一样,相亲相爱在一起,二人分居两地,变成了两个树枝上的鸟,天天如长鸡呜叫,夜夜哀鸣到东方欲晓。我彻夜不眠,清晨起来折下一枝相思树枝,把它赠给你,你见到树枝后就一定会知道我想念你的苦苦心思。这里的比喻既恰切,又给人一种伤感的气氛,牵动人们的情感。
最后以比喻结尾。“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天涯有度鸟,莫绝瑶华音。”过去相亲相爱的日子,就如倒在地上的水一样不可收起,就如飘去的浮云一样难以把它重新找回。但愿你不要忘记在遥远的天边有一个孤苦伶仃的亲人。希望不断地给我带来瑶华一样珍贵的音信。这里的“覆水”、“行云”、“瑶华”都比喻得精当,以这样的比喻结尾,留下凄凄情意让人去体会。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诗中两人的感情发展经过为主题结构,首先追思年轻时的恋慕,其次写尔后分离,再写两人别离已久已不可能在一起,最后寄以希望再通音讯来结尾。
参考资料:
1、 杨辇宗,杨实诚.爱情诗注析.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271-272页暖丝无力自悠扬,牵引东风断客肠。
温暖春日中新绿的柳枝被风吹得高低起伏,东风吹动出外游人的心。
外地引花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凉。
在异地看引家乡的花感觉到无边寂寞,在异乡听到家乡的乐曲让自己感到更加凄凉。
红垂野岸樱还熟,绿染回汀草又芳。
红花飘落在地上,岸边的樱桃还没有熟透,小草重新生长绿色染遍了洲渚。
旧里若为归去好,子期凋谢吕安亡。
如果可以回到家乡,还是早些回去,不然子安死了,李安也亡了。
暖丝无力自悠扬,牵引东风断客肠。
暖丝:温暖春日中新绿的柳枝。断:不连续、断开。
外地引花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凉。
红垂野岸樱还熟,绿染回汀草又芳。
垂:垂 落、垂下。
旧里若为归去好,子期凋(diāo)谢吕安亡。
子期:钟子期, 春秋时代楚国人,精通音律, 俞伯牙挚友。吕安:魏晋时期的风流名士,落拓不羁,恃才傲物,“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与他是至交。
羁留异地,思乡永远都是游子的滥觞,而韦庄的这一首《思归》更清婉别致、屈曲缠绵,道尽了异客乡情,实是难得一见的思乡佳作。全诗格调清断,惆怅中带着哀凉。
首联以柳丝随风摇曳,东风徐徐拂过发际的暖春之景写异客断肠之悲,“无力”“断”两个词用法极妙。
颔联,诗人承上贯下,借景抒情,以“外地”“异乡”点明了客居他乡的境况,而身在他乡,乡思难忘,彼时,“见花”“闻乐”,非但不觉美好,反而倍觉凄清落寞,乐景哀情,强烈的反衬,更将这份落寞推到了极致。
而颈联,看似全然在写景,绿野垂杨,樱桃再次红遍,岸边汀草,复又碧染芳菲,一个“还”字,一个“又”字,相互映衬,既道出了岁月流转、光阴流逝的惆怅,又表达了长期漂洎在外的悲苦。
既然苦,那么回乡吧。但“旧里若为归去好,子期凋谢吕安亡”,回乡自然是好的,然而近乡情总怯,诗人也一样,思及归乡,他也忍不住思绪万端、顾虑重重,若“我”归时,故友凋零,知交不在,又该如何是好。而诗人这种矛盾的思绪,恰 又从侧面烘托了他强烈的思归之意。字字珠玑,圜转巧妙,可谓浑然天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长安道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人们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玄都观里栽种着许多株桃树,全都是在我被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912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44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紫陌:指京城长安的道路。陌:本是田间小路,这里借用为道路之意。红尘:尘埃,人马往来扬起的尘土。拂面:迎面、扑面。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玄都观:道教庙宇名,在长安城南崇业坊(今西安市南门外)。桃千树:极言桃树之多。刘郎:作者自指。去:一作“别”。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912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44 .此诗通过人们在玄都观看花的事,含蓄地讽刺了当时掌管朝廷大权的新官僚。第一、二句写人们去玄都观看花的情景,展示出大道上人欢马叫、川流不息的热闹场面,看花回来的人们“无人不道”花的艳丽,呈现出心满意足的神态;第三、四句表面上写玄都观里如此众多艳丽的桃花,自己十年前在长安的时候还根本没有,离别长安十年后新栽的桃树长大开花了,实则是讽刺当时权贵的。此篇诗语讥忿,触怒当权者,作者因此又遭贬逐。
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人们去玄都观看桃花的情景,骨子里却是讽刺当时权贵的。从表面上看,前两句是写看花的盛况,人物众多,来往繁忙,而为了要突出这些现象,就先从描绘京城的道路着笔。一路上草木葱茏,尘土飞扬,衬托出了大道上人马喧阗、川流不息的盛况。写看花,又不写去而只写回,并以“无人不道”四字来形容人们看花以后归途中的满足心情和愉快神态,则桃花之繁荣美好,不用直接赞以一词了。
它不写花本身之动人,而只写看花的人为花所动,真是又巧妙又简练。后两句由物及人,关合到自己的境遇。玄都观里这些如此吸引人的、如此众多的桃花,自己十年前在长安的时候,根本还没有。去国十年,后栽的桃树都长大了,并且开花了,因此,回到京城,看到的又是另外一番春色,真是“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了。
再就此诗骨子里面的,即其所寄托的意思来看,则千树桃花,也就是十年以来由于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愈来愈得意的新贵,而看花的人,则是那些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他们为了富贵利禄,奔走权门,就如同在紫陌红尘之中,赶着热闹去看桃花一样。
结句指出: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贵们,也不过是自己被排挤出外以后被提拔起来的罢了。他这种轻蔑和讽刺是有力量的,辛辣的,使他的政敌感到非常难受。所以此诗一出,作者及其战友们便立即受到打击报复了。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843-844 .2、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912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祭五岳典礼如同祭祀三公,五岳中四山环绕嵩山居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衡山地处荒远多妖魔鬼怪,上天授权南岳神赫赫称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半山腰喷泄云雾迷迷茫茫,虽然有绝顶谁能登上顶峰。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我来这里正逢秋雨绵绵时,天气阴暗没有半点儿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心里默默祈祷仿佛有应验,岂非为人正直能感应灵通?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片刻云雾扫去显出众峰峦,抬头仰望山峰突兀插云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紫盖峰绵延连接着天柱峰,石廪山起伏不平连着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严森险峻惊心动魄下马拜,沿着松柏小径直奔神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粉色墙映衬红柱光彩夺目,壁柱上鬼怪图画或青或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登上台阶弯腰奉献上酒肉,想借菲薄祭品表示心虔衷。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主管神庙老人能领会神意,凝视窥察连连地为我鞠躬。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
手持杯蛟教导我掷占方法,说此卜兆最吉他人难相同。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我被放逐蛮荒能侥幸不死,衣食足甘愿在此至死而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做侯王将相的欲望早断绝,神纵使赐福于我也难成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曈昽。
此夜投宿佛寺住在高阁上,星月交辉掩映山间雾朦胧。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猿猴啼时钟响不觉到天亮,东方一轮寒日冉冉升高空。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祭秩:祭祀仪礼的等级次序。三公:周朝的太师、太傅、太保称三公,以示尊崇,后来用作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皆:一作“比”。“四方”句:是说东、西、南、北四岳各镇中国一方,环绕着中央的中岳嵩山。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火维:古代五行学说以木、火、水、金、土分属五方,南方属火,故火维属南方。维:隅落。假:授予。柄:权力。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穷:穷尽,这里用作动词。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秋雨节:韩愈登衡山,正是南方秋雨季节。晦昧:阴暗无光。清:一作“晴”。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潜心”句:暗自在心里默默祈祷天气转晴,居然有所应验。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静扫:形容清风吹来,驱散阴云。众峰:衡山有七十二峰。突兀:高峰耸立的样子。青:一作“晴”。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紫盖”两句:衡山有五大高峰,即紫盖峰、天柱峰、石廪峰、祝融峰、芙蓉峰,这里举其四峰,写衡山高峰的雄伟。腾掷:形容山势起伏。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森然:敬畏的样子。魄动:心惊的意思。拜:拜谢神灵应验。松柏一径:一路两旁,都是松柏。趋:朝向。灵宫:指衡岳庙。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丹柱:红色的柱子。动光彩:光彩闪耀。“鬼物”句:墙上和柱子上画满了彩色的鬼怪图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升阶”两句:伛偻(yǔlǚ):驼背,这里形容弯腰鞠躬,以示恭敬。荐:进献。脯(fǔ):肉干。脯酒:祭神的供品。菲薄:微薄的祭品。明其衷:出自内心的诚意。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庙令:官职名。唐代五岳诸庙各设庙令一人,掌握祭神及祠庙事务。识神意:懂得神的意旨。睢盱(suīxū):抬起头来,睁大眼睛看。侦伺:形容注意察言观色。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
“手持”两句:是指庙令教韩愈占卜,并断定占到了最吉利的兆头。杯珓(jiào):古时的一种卜具。余难同:其他的卦象都不能相比。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窜逐蛮荒:流放到南方边荒地区。甘长终:甘愿如此度过余生。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侯王”两句:意思是说,封侯拜相,这种追求功名富贵的愿望久已断绝,即使神灵要赐给我这样的福禄,也不行了。纵:即使。难为功:很难做成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曈昽。
高阁:即诗题中的“门楼”。曈昽:月光隐约的样子。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猿鸣”句:猿鸣钟响,不知不觉天已亮了。钟动:古代寺庙打钟报时,以便作息。杲(ɡǎo)杲:形容日光明亮。
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诗歌,是客观的现实生活在诗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由于客观现实和诗人境遇的不同,诗歌的艺术风格也有变化。《衡岳》和《山石》虽是出自同一手笔,且是同类题材的作品,但两者风格明显有别。《山石》写得清丽飘逸,而此诗则写得凝炼典重。
诗人通过仰望衡岳诸峰、谒祭衡岳庙神、占卜仕途吉凶和投宿庙寺高阁等情况的叙写,抒发个人的深沉感慨,一方面为自己投身蛮荒之方终于活着北归而庆幸,一方面对仕途坎坷表示愤懑不平,实际上也是对最高统治者的一种抗议。
开篇六句写望岳。起笔超拔,用语不凡,突出南岳在当时众山中的崇高方位,引出远道来访的原因。“我来”以下八句写登山。来到山里,秋雨连绵,阴晦迷蒙;等到上山时,突然云开雨霁,群峰毕现。整段以秋空阴晴多变为背景,衬托出远近诸峰突兀环立,雄奇壮观,景象阔大,气势雄伟。“潜心默祷若有应”句,借衡岳有灵,引起下段祭神问天的心愿。“森然”以下十四句写谒庙,乃全诗的核心。韩愈游南岳,虽不离赏玩名山景色,但更主要的还是想通过祭神问天,申诉无人理解、无处倾吐的悒郁情怀。在叙写所见、所感时,肃穆之中含诙谐之语,涉笔成趣。最后四句写夜宿佛寺。身遭贬谪,却一觉酣睡到天明,以旷达写郁闷,笔力遒劲。末句“寒日”,呼应“秋雨”、“阴气”。全篇章法井然。
这首诗的思想价值虽不高,艺术表现上却有特色。全篇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境界开阔,色彩浓重,语言古朴苍劲,叙述自由灵活。篇幅不短,而能一韵到底,一气呵成。双句末尾多用三平调,少数收尾用“平仄平”,音节铿锵有力,重而不浮,颇具声势。